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黑白小说网 www.hbtxt.com,最快更新凤山县采访册最新章节!

绪元年台湾道宪夏献纶设起,闻当时尚不止此,今已裁去大半。

    社学

    大竹里社学二十六处:邑城内十六处、三块厝三处、大林尾二处、林竹竿庄一处、前镇庄一处、前金庄一处、戏狮甲庄一处、盐埕庄一处。

    兴隆里社学十一处:旧治城内二处、左营庄三处、廍后庄一处、陂仔头街一处、内围庄一处、山顶庄一处、覆鼎金庄一处、桃仔园一处。

    赤山里社学六处:寓潮埔庄一处、赤山庄一处、滥埔庄一处、仙草埔庄一处、鸟松脚一处、梦鲤庄一处。

    小竹里社学十六处:九曲塘庄一处、大树脚一处、小坪顶一处、公馆仔庄一处、前庄社一处、下考潭一处、旗竿脚庄一处、潮州寮一处、湾仔内一处、顶林仔边三处、潭头庄一处、港仔埔一处、柚仔脚庄一处、中线庄一处。

    凤山里社学七处:大林浦庄二处、中州仔一处、海汕庄一处、中坑门庄一处、烧灰园一处、大人宫一处。

    观音里社学二十五处:楠梓坑街七处、三奶坛六处、篱仔内一处、蛇仔形庄一处、仁武庄一处、顶考潭一处、保舍甲庄一处、滚水庄一处、援剿中一处、姑婆寮庄一处、

    大庄社一处、洲仔庄一处、竹脚厝庄一处、溪埔庄一处。

    半屏里社学八处:湾中港庄一处、后劲庄四处、右冲庄三处。

    仁寿里社学二十九处:阿公店街五处、后协庄三处、梓官庄四处、弥陀港庄二处、顶漯底一处、蚝仔寮二处、大舍甲庄一处、赤嵌庄二处、石螺潭一处、同安厝庄一处、仕隆庄四处、九甲园一处、五里林庄一处、桥仔头一处。

    维新里社学五处:北领旗庄一处、大社庄一处、蔡文庄一处、半路竹庄一处、竹仔港一处。

    嘉祥里社学十二处:大邱围庄一处、水蛙潭一处、田寮庄一处、内东皋猎一处、南安老一处、冈山营一处、竖支亭庄一处、那拔林一处、五甲尾一处、石燕潭庄一处、阿嗹庄一处、中路庄一处。

    文贤里社学五处:大海埔庄一处、太爷庄一处、公馆庄一处、围仔内庄二处。

    长治里社学五处:大湖街内二处、湖内庄一处、后乡庄一处、竹沪庄内一处。

    港东里社学四十一处:过溪仔庄一处、嵌顶街一处、陂内庄一处、九块厝庄一处、油车庄一处、力力社一处、粪箕湖庄一处、仑仔庄一处、庄头庄一处、下林仔边三处、竹仔脚一处、田墘厝二处、嘉早庄内一处、新庄仔一处、五魁楼一处、潮州庄街四处、刘厝庄二处、林后庄一处、八老爷庄一处、四块厝一处、东港街九处、大北旗尾一处、水底寮三处、北势寮一处。

    港西里社学四十三处:阿里港街五处、搭楼庄一处、耆老庄一处、隆恩后庄一处、中仑庄一处、鸭母寮一处、九块厝庄一处、砖仔地一处、阿侯街七处、六块厝庄一处、海丰庄三处、归来庄一处、番仔寮庄一处、社皮庄三处、公馆庄一处、新隘寮庄一处、盐埔庄一处、新围庄一处、万丹街内三处、广安庄一处、下蚶庄一处、新庄仔庄一处、水泉庄一处、瓦窑庄一处、仙公庙庄一处、新园街一处、五房洲一处、后大厝庄一处。

    附:港东、西二里番社学八处:大饷营社一处、向潭社一处、放索社一处、蜜婆山社一处、沟仔墘一处、漏陂庄一处、旧隘寮社一处、旧寮社一处。

    右全邑义学七处、番社义学六处、民社学二百三十八处、番社学八处,综计凡二百五十九处,其余番话、番俗、物产、民风、岁时、气候、官秩、丛谈、海防、船政等件,已详旧志,无余赘言。兵事,惟土寇略举一二,其它如边防、凶番及灾祥之旱涝、暴风、山崩、川竭、地震等项俱一切无案可查,不得不概从其阙。光绪二十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廪生卢尔德嘉谨白。

    风、山崩、川竭、地震等项,俱一切无案可查,不得不概从其阙。光绪二十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廪生卢尔德嘉谨白。

    祠庙

    玉皇宫(额「灵霄殿」,俗呼为天公庙),在登瀛街,大小九间,创建莫考。咸丰三年董事林港河等重修。

    先农庙,在东门外春牛埔,县东南半里许,屋一间,创建莫考。今已倾圯,其旁社稷坛在焉。

    一在林竹竿庄(大竹),县西七里,屋五间(额「德兴殿」),道光八年林覃全等董建。

    一在旧治东门外(兴隆),县西北十五里,屋六间,道光五年职员陈天奎修,今废。

    一在篱仔内庄(观音),县北十九里,屋八间(额「青云宫」),嘉庆十二年洪廷锦董建。

    一在援剿右庄(观音),县北三十三里,屋八间,道光二十二年陈上老等董建。

    一在仕隆庄(仁寿),县西北二十八里,上有奎楼,共五间(额「帝仙宫」),咸丰八年岁贡生许秉绶董建,庙租六石。

    一在仑仔顶庄(嘉祥),县东北六十里,屋五间,同治十二年徐克、李概等董建。

    一在仙公庙庄(港西),县东二十里,屋八间(额「仙隆宫」),乾隆四十五年监生高肇辉建,同治十年郑维新重修。

    一在加走庄(港东),县东四十里,屋二间,光绪元年徐宽裕修。

    一在新厝庄(港东),县东四十二里,屋一间,光绪四年陈跷轰董建。

    关帝庙,在五块厝庄北(大竹),县西五里,屋十六间,创建莫考。咸丰九年副将曾元福修,光绪十七年举人卢尔德祥重修。庙租二十石,现存癸已年新捐银三百元,尚未置业。

    一在■〈鱼逮〉港埔庄(大竹),县西十里,屋五间(额「古寺亭」),咸丰八年总理孙裕董建。

    一在旧治东门内(兴隆),县西十五里,屋四间,雍正五年知县萧震建,乾隆二十八年知县王瑛曾修,同治八年中军刘全重修。庙租二十二元。

    一在赤山庄(赤山),县西北二里,屋六间(额「文衡殿」),光绪九年阮兴隆董修。庙租二十八石,银七十二元。

    一在中冲崎庄(观音),县北二十七里,屋四间,同治二年黄通义董建。

    一在大庄(嘉祥),县北四十五里,屋四间,光绪元年陈僚董修。

    一在挖仔庄(嘉祥),县北四十六里,屋八间,道光二十六年洪泉光董建,光绪元年洪沁董修。庙租八石。

    一在阿侯街(港西),县东二十里,屋六间,乾隆四十五年董事郭萃、王廷魁等募建。

    天后宫(额「双慈亭」,后祀观音,故名。俗呼大庙),在县署南数武,屋十八间,乾隆十八年陈光明董建,嘉庆二十三年南路营参府黄修。道光八年职员卢朝宗重修,光绪十三年通裕号等统修。庙租七十石。

    一在登瀛街(额「湄洲宫」,俗呼为兴化妈祖庙),屋七间,道光二年黄汉楼修。

    一在内北门街,屋二十二间,道光十八年林艳山董建,咸丰四年漳镇公标重修。

    一在参将署旁(额「四圣庙」,兼祁关帝、火德星君、马明尊王,故名),屋六间,乾隆五十九年李绍曾建,道光二十九年稿房陈志行修。

    一在火药库内,屋六间,同治五年参将田如松建,光绪十六年南淡信官(?)周士得、郭清远、王得凯修。

    一在旗后码头(大竹),县西南十五里,屋六间,光绪十三年洋商张怡记等号重修。

    一在旧治龟山顶(兴隆),县西十五里,屋二间(额「龟峰岩」),康熙二十二年奉文建。年久倾圯,乾隆二十七年知县王瑛曾重建。

    一在旧治北门外(兴隆),县西北十五里,屋二间(额「慈德宫」),同治十二年曾协顺董修。

    一在楠梓坑街(观音),县北二十里,屋十间(额「楠和宫」),咸丰五年生员郭对扬修。

    一在角宿庄七里山麓(观音),县北三十里,屋六间(额「龙角寺」),乾隆三十八年贡生柯步生建。

    一在桥仔头街(仁寿),县北三十里,屋一间(额「凤桥宫」),乾隆六十年陈嘉谟董建。

    一在毕宿庄(仁寿),县西北三十二里,屋三间,同治八年董事许天文等募建。

    一在阿公店街(仁寿),县北四十里,屋八间(额「寿天宫」),嘉庆三年黄协记、吴隆兴募建,道光四年黄洽泉董修。租糖一千斤。

    一在弥陀港庄(仁寿),县西北四十里,屋八间,同治十年林长募建。

    一在五甲尾庄(嘉祥),县北四十五里,屋五间,光绪三年董事黄朝清等捐修。

    一在半路竹庄(维新),县西北五十五里,屋三间,道光二年董事程感募建。

    一在内能雅寮庄西(凤山),县南十一里,屋一间,乾隆二十二年黄钦募建。

    一在东港街(港东),县东南三十里,屋八间(额「朝隆宫」),同治十三年许漳泉号董修。

    一在下林仔边街(港东),县东南四十里,屋八间,同治五年黄长记董建。

    一在放索庄(港东),县东南四十一里,屋三间,咸丰二年董事苏习募缘建造。

    一在新埔庄(港东),县东南四十二里,屋三间,光绪三年董事陈窑募缘重修。

    一在枋寮街(港东),县东南六十里,屋二间(额「德兴宫」),道光十一年林光辉董建。

    一在阿侯街(港西),县东二十里,屋十四间(额「慈凤宫」),道光五年郭先桂董修,乾隆四十一年郑麟鼎建。

    一在万丹街(港西),县东二十里,屋十间(额「万惠宫」),嘉庆二十五年李增选募建,光绪十六年李文学董修。庙租四十八石。

    一在新园街(港西),县东二十里,屋九间(额「新惠宫」),道光二十二年简鳌山董建。庙租十元。

    一在内埔庄街(港西),县东四十里,屋五间,嘉庆八年锺麟江倡建,道光二十九年举人锺桂龄重修。庙租三十六石。

    一在阿里港街(港西),县东北四十里,屋十间(额「双慈宫」),乾隆四十七年庄乡生董建。

    一在盐埔庄(港西),县东北四十里,屋三间(额「灵慈宫」),光绪十二年吕雷董建。

    一在打铁店庄(港西),县东北四十一里,屋四间(额「慈隆宫」),光绪九年庄耆卢寿董建。

    一在大道关庄(港西),县东北四十三里,屋二间,光绪十年锺委董建。

    观音寺(额「龙山寺」),在大东门内,屋十二间,乾隆三十年居民建,嘉庆十二年陈可寄董修,道光十五年张源裕重修,同治十年隆益号再修。庙租十九石。清溪林成功助田十六甲,六庄盐州捐渡头一所,年纳银十六元。

    一在双慈亭后殿,屋二间(余见「天后宫」条下)。

    一在城隍庙后殿,屋三间(余见「城隍庙」条下)。

    一在关帝庙后殿,屋三间(余见「关帝庙」条下)。

    一在旧城内龟山麓(兴隆),县西十五里,屋九间(额「兴隆寺」),康熙五十八年知县李丕煜建。寺后有石磴,屈曲数层,通天后宫,陟其巅,烟海晴波、平沙落雁,皆在目前,可供远眺。乾隆五十八年,南路营游击丁茂、凤山县儒学吴策勋、凤山县巡政厅饶烛修,光绪十一年生员蓝丰年募缘重修。庙租一百六十石。

    一在旧治西门外(兴隆),县西十五里,屋一间(额「泗洲寺」),创建莫考。今废。寺前有潭一口,为放生池。

    一在观音山麓(观音),县北二十三里,屋八间(额「翠屏岩」),光绪二年恩贡生苏怀珠募修。

    一在大冈山腰(嘉祥),县北五十七里,屋十间(额「超峰寺」),乾隆二十八年知府蒋允焄建,光绪六年李建成募修。

    一在兰坡岭顶(观音),县东北四十里,屋六间,同治十二年职员蓝登辉建。

    一在大湖街(长治),县北六十里,屋二间,嘉庆五年林同兴建。

    一在海埔庄(文贤),县西北六十六里,屋三间(额「海山宫」),光绪六年刘池募建。

    一在打鼓山麓(兴隆),县西十二里,屋三间(额「元兴寺」),乾隆八年住僧经元募建,光绪十七年发火烧毁。

    一在海汕庄(凤山),县南十八里,屋二间(额「朝凤寺」),光绪十六年洪溥募修。

    一在咸水港(凤山),县南十七里,屋四间(额「清水寺」),同治八年廪生林际时募建。

    一在草衙庄(凤山),县南十里,屋八间(额「朝阳寺」),道光元年生员陈世芳募建,光绪七年王洪祥重修。

    一在凤山麓(小竹),县东西十八里,屋十四间(额「清水岩寺」),道光十四年总理简立募建,光绪十四年总理黄合春号董修。庙租二十五石、糖一千四百斤。

    一在万丹街(港西),县东二十里,屋六间(额「万泉寺」),乾隆三十九年李振利募建,嘉庆二十五年李增选捐修,同治八年李吉利重修,光绪十一年王恒顺再修。

    一在两鱼山东北(港西),县东二十里,屋十一间(额「赤山岩」),同治三年黄正春董修。庙租二十五石。

    一在两鱼山西南(港西),县东二十里,屋一间(额「高冈亭」),光绪六年陈宗维募建。

    一在小琉球屿大寮澳山顶,县东南六十里,乾隆五十九年居民募建。

    真武庙(祀元天上帝,亦名北极大帝),在新甲庄(大竹),县西南四里,屋两间,光绪五年陈弄董修。

    一在左营庄(兴隆),县西北十六里,屋六间,光绪九年林源和董修。庙租十四石。

    一在廍后庄(兴隆),县西北十六里,屋六间,嘉庆五年许卓募建,同治十三年卓隆美董修。

    一在大社庄(观音),县北二十里,屋六间,嘉庆十四年林佐募建,光绪十七年林振义董修。

    一在援剿中庄(观音),县北三十四里,屋八间,道光二十六年生员林纯一募建。

    一在前锋庄(仁寿),县西北四十里,屋八间,嘉庆十四年李承业募建。庙租一百三十元。

    一在田厝庄(嘉祥),县北四十七里,屋四间,道光六年萧廷献募建,同治三年陈六嘉董修。庙租十二石。

    一在涂库庄(嘉祥),县北五十里,屋八间,乾隆元年孙邱郑募建,光绪二年居民重修。庙租十六石。

    一在北领旗庄(维新),县西北五十二里,屋二间(额「北极殿」),嘉庆元年杨神募建。

    一在三镇庄(维新),县西北五十三里,屋二间(额「北极殿」),光绪四年杨铨募建。

    一在万丹街(港西),即万泉寺前殿(前祀真武,后祀观音,前后各三间,连左右护室共十三间,实只一□而已),县东二十里,庙租十三石(余见「观音寺」条下)。

    一在下甲庄(长治),县西北五十四里,屋二间,道光十七年董事黄水募建。

    一在竹沪庄(长治),县西北五十五里,屋四间,光绪十年董事蔡罗重修。

    一在中庄(小竹),县东五里,屋五间,乾隆三十三年武生蔡国治募建。

    一在九曲塘庄(小竹),县东十里,屋八间,同治七年陈宽募建。庙租四十二石,又曹公两圳应缴油香银百四十二元。

    一在崁顶街(港东),县东三十里,屋十六间,乾隆三十九年庄江募建,道光十三年胡国柱重修。庙租十七石八斗。

    一在崎仔头庄(港东),县东南四十二里,屋二间,道光二十八年林三宝募建。

    一在大埔庄(港西),县东二十里,屋一间,光绪十九年陈连德等重修。

    一在阿侯街(港西),县东二十里,屋一间,光绪十七年林庆记号重修。

    保生大帝庙(祀宋吴真人,或称之为大道公),在■〈鱼逮〉港庄(大竹),县西九里,屋八间,光绪六年总理卢恭募建。

    一在打鼓山麓(兴隆),县西十六里,屋八间,光绪三年黄抱修。

    一在旧城内(兴隆),县西十五里,屋三间(额「慈济宫」),道光二十八年陈琼募修。庙租三十石。

    一在桃仔园庄(兴隆),县西北十八里,屋五间,光绪十七年黄见募修。

    一在后颈庄(半屏),县西北十八里,屋四间,嘉庆二十一年董事杨儒募修。

    一在外埔庄(观音),县北二十一里,屋一间(额「保寿宫」),光绪元年吴春盛董修。

    一在大道公厝庄(观音),县北二十五里,屋六间(额「保兴宫」),嘉庆十八年居民建,光绪九年吴阿崁修。

    一在大社庄(维新),县西北五十五里,屋十七间(额「泽深宫」),嘉庆十四年苏串募建,光绪十九年苏景清董修。

    一在大湖街(长治),县西北六十里,屋五间(额「长寿宫」),乾隆四十年叶泰兴建。

    一在湖内庄(长治),县西北六十里,屋二间(额「普济宫」),嘉庆二年王天培募建。

    一在围仔庄(文贤),县西北六十七里,屋八间(额「慈济宫」),康熙二十年李天赐建,雍正三年叶惠修,嘉庆十六年林必捷重修,光绪十八年郑武再修。

    一在田中央庄(凤山),县东南三里,屋十二间(额「真君宫」),乾隆二年林晋国修。庙租二十石。

    一在后庄(小竹),县东六里,屋五间(额「保兴宫」),咸丰元年戴国英修。

    一在考潭庄(小竹),县东南八里,屋八间(额「保福宫」),道光二十一年武生简敬心募建,光绪四年简逢春董修。

    一在顶林仔边街(小竹),县东南二十里,屋二间(额「兴济宫」),乾隆十四年叶文宾募建,光绪十三年武举朱春田董修。租糖四百斤。

    一在中林庄(凤山),县东南十九里,屋二间(额「凤集宫」),光绪二年萧返募修。庙租二十三石八斗五升。

    一在海埔庄(港东),县东南四十三里,屋四间,道光二十七年王利募建。

    一在北势寮庄(港东),县东南六十里,屋二间(额「保安宫」),乾隆五十年杨光兴董建。

    一在阿侯街(港西),县东二十里,屋八间,光绪十五年曾吉星董修。

    开漳圣王庙(祀陈圣王),在竹巷庄(大竹),县西里许,屋二十三间,嘉庆六年张元音募建,光绪七年商民通裕号董修。庙租一百五十石,租糖五千斤。

    一在旧城内(兴隆),县西十五里,屋六间,创建莫考。今已倾圯。

    广泽尊王庙(祀郭圣王),在大树脚庄(小竹),县东北二十里,屋八间(额「凤安宫」),同治元年张九、梁营募建。

    三山国王庙(祀清化威德报国王、助政明肃宁国王、惠威宏应丰国王),在三角通街,屋六间(额「广宁庙」),乾隆二十年韩江募建,同治十二年洪大吉董修,后殿为昌黎祠。

    一在盐埕庄(大竹),县西十二里,屋五间,乾隆五十九年萧晋期募建,光绪八年谢道董修。

    一在旧治南郊(兴隆),县西十五里,屋八间(额「广济宫」,并祀池王),乾隆五十四年吕锺募建。庙租四十六元。

    一在右冲庄(半屏),县西北二十里,屋五间,光绪元年武生杨应龙董修。

    一在大庄(观音),县北二十一里,屋七间,咸丰七年苏排董修。

    一在新庄(仁寿),县西北二十八里,屋三间,咸丰二年黄清募建。庙租十六石。

    一在九甲围庄(仁寿),县西北二十八里,屋四间,同治十三年郑尚募建。庙租四十石。

    一在六班长庄(仁寿),县西北三十里,屋三间,道光十年郑兴、刘仁募建。

    一在潭底庄(嘉祥),县北四十六里,屋六间,道光二十年陈笔募建,光绪二年蔡果董修。

    一在那拔林庄(嘉祥),县北五十里,屋四间,光绪元年林耀西董修。

    一在潮州庄街(港东),县东三十里,屋九间,嘉庆元年张国俊募建,同治去年周同顺董修。庙租二十石。又一座亦在潮州庄街,屋二间,道光元年陈阿漏募建。庙租二十八元。

    一在四块厝(港东),县东三十五里,屋五间,乾隆五十九年陈春来募建,光绪十四年陈阿喜董修。庙租十九石。

    一在加走庄(港东),县东四十里,屋二间,同治十二年张嘉礼募建。

    一在新置庄(港东),县东四十里,屋一间,咸丰九年陈丰传建。

    一在荖藤林庄(港东),县东四十一里,屋二间,道光十年李孟凉募建。

    一在下林仔边街(港东),县东四十里,屋二间,同治五年黄长记募建。

    一在海丰庄(港西),县东二十三里,屋八间,同治四年岁贡生郑元奎募建。

    一在九块厝庄(港西),县东北三十里,屋十一间,乾隆四十三年陈庆祥募建。

    一在大埔庄(港西),县东北五十五里,屋六间,同治四年刘月磷募建。

    王爷庙(内祀朱王),在篱仔内庄(大竹),县西南七里,屋五间(额「龙阁寺」),光绪七年武生陈德音董修。庙租八石,又陂税银十六元。

    一在林竹竿庄(大竹),县西七里,屋一间(额「代天府」,内祀李王),咸丰七年李光流募建。

    一在漯仔底庄(兴隆),县西十二里,屋四间(内祀池王),光绪十六年隆益号修。

    一在内围庄(兴隆),县西十四里,屋八间(内祀池王),乾隆五十四年吴世芳募建,光绪十二年陈华董修。庙租二十元。

    一在滥埔庄(赤山),县东北八里,屋三间(内祀池王),光绪六年沈芸募建。

    一在楠梓坑街(观音),县北二十里,屋一间(内祀朱王),光绪元年郭对北董修。

    一在中埔庄(观音),县北二十里,屋五间(内祀池王),嘉庆五年王允、王雄募建。

    一在田寮庄(观音),县北二十八里,屋六间(额「代天巡狩」,祀温王),光绪十年黄屋董修。庙租三石。

    一在下漯底庄(仁寿),县西北三十四里,屋五间(内祀池王),同治二年庄民建。

    一在顶漯底庄(仁寿),县西北三十五里,屋三间(内祀李王),光绪十一年生员孙待聘董建。

    一在螺潭庄(仁寿),县西北三十六里,屋六间(内祀池王)光绪九年廖鸿飞董修。

    一在后协庄(仁寿),县西北四十里,屋一间(内祀池王),嘉庆十四年张厚董建。庙租十石。

    一在弥陀港庄(仁寿),县西北四十里,屋一间(内祀池王),光绪元年张邦和、林年三董修。

    一在知高寮庄(仁寿),县西北四十三里,屋三间(内祀郭王),光绪六年林生董修。

    一在港口仑庄(仁寿),县西北四十五里,屋一间(内祀雷王),嘉庆十八年林掽董建。

    一在仙草寮庄(嘉祥),县北四十五里,屋四间(祀温、吴、朱、李、池五王),光绪五年李赛募建。

    一在大乌山腰(嘉祥),县北五十里,屋三间(额「昆山寺」,内祀池王),光绪十年李赛募建。

    一在三爷陂庄(维新),县西北五十里,屋三间(额「武安宫」),光绪十七年杨红募建。

    一在乌树林庄(维新),县西北五十五里,屋三间(额「保宁宫」,内祀池王),光绪六年苏瑞居募建。

    一在围仔内庄(维新),县四北五十五里,屋二间(额「东安宫」),同治三年叶石募建。

    一在蔡文庄(维新),县西北五十五里,屋四间(额「声灵宫」),嘉庆九年蔡连登募建。

    一在新园庄(长治),县西北五十六里,屋八间(额「福善宫」,内祀池王),乾隆二十九年张志凝建,四十九年谢君泽修,嘉庆十七年谢出坎继修,道光三年杨总芳续修,咸丰十年黄余庆重修,同治三年黄应清再修。

    一在大湖街(长治),县西北六十里,屋二间(额「碧湖宫」,祀朱、李、池三王),嘉庆三年林昆义募建。

    一在拔仔林庄(文贤),县西北六十三里,屋八间(额「福寿宫」,内祀池王),同治二年郑合募建。

    一在大人宫庄(凤山),县东南十二里,屋八间(额「凤仪宫」,祀温、朱、池三王),乾隆十二年吴和尚建,光绪九年吴觉修。庙租三十六石。

    一在大林蒲庄(凤山),县东南二十里,屋五间(额「凤林宫」,内祀温王),咸丰三年吴超然董修。庙租九十八石二斗七升六合。又一座亦在大林蒲庄,屋八间(额「凤岫宫」,内祀池王),光绪十七年陈知董修。

    一在东港街(港东),县东南三十里,屋九间(额「东隆宫」,内祀温王),光绪十三年陈顺源号募建,十七年洪朝辉董修。

    一在加走庄(港东),县东南四十里,屋二间(内祀李王),乾隆五十四年戴包募建。庙租一百石。

    一在港西庄(港西),县东二十三里,屋一间(内祀朱王),光绪六年方酣募建。

    一在崎仔头庄(港西),县东北三十八里,屋一间,道光十五年居民建。

    一在过港庄(港西),县东北四十一里,屋二间,道光十八年居民建。

    文昌祠,在楠梓坑街(观音),县北二十里,屋二间,嘉庆六年岁贡黄昌选募建,道光二十七年郭汾盛董修。

    城隍庙,在凤仪书院西偏,屋二十八间,嘉庆五年建,咸丰九年岁贡生吴春华修。

    一在旧治北郊(兴隆),县西十五里,屋十五间,康熙五十七年知县李丕煜建,乾隆五十八年凤山县儒学吴策动修,咸丰六年职员陈大奎重修。庙租十五元。

    一在梓官庄(仁寿),县西北三十六里,屋八间,光绪五年王泉、何富董修。

    龙王庙,在县署东偏,与城隍庙比邻,屋三间,道光二十三年知县魏彦仪建。

    东岳庙(祀仁圣大帝,俗呼六将庙),在参将衙右,与四圣庙(见「天后宫」条下)比邻,屋七间,同治四年中军赵品建。

    韩文公祠,在三角通街三山国王庙后殿,屋二间(额「昌黎祠」余见「三山国王庙」条下)。

    一在内埔庄街(港西),与天后宫比邻,县东四十里,屋六间,道光七年武生李孟树倡建,咸丰十二年举人余春锦募修,光绪十七年例贡生李向清重修。

    祖师庙(额「同安庙」,祀清水祖师、保生大帝、天后、张舍人),在中和街,屋四间,同治十二年举人王希维修。

    一在前金庄(大竹),县西十里,屋六间(额「万兴宫」),光绪六年张浚修。

    一在下五块厝庄(半屏),县西北十五里,屋一间,道光二十四年曾士镜募建。

    一在仁武庄(观音),县北十五里,屋四间,光绪十年刘梧桐修。

    一在涂库庄(观音),县北二十二里,屋三间,道光九年庄万建。

    一在保舍甲庄(观音),县北二十三里,屋五间,道光六年张同募建。

    一在竹仔港庄(维新),县西北五十里,屋六间(额「文兴宫」),嘉庆十年陈士忠等募建。

    一在二桥庄(凤山),县东南十二里,屋三间(额「龙凤宫」),光绪十四年黄响董修。

    一在阿侯街(港西),县东二十里,屋二间,嘉庆二十二年陈廷春募建。

    太子庙(额「广济宫」),在戏狮甲庄(大竹),县西南八里,屋八间,乾隆二十五年董大章募建,光绪十五年陈贤重修。

    一在三块厝街(大竹),县西十里,屋八间(额「三凤亭」),同治九年同知衔张鉴道重修。

    一在左营庄(兴隆),县西北十六里,屋二间,光绪九年林源和董修。

    一在竹仔门庄(观音),县北十七里,屋三间(额「大福宫」),同治六年生员钱英才募建。

    一在竹沪庄(长治),县西北五十五里,屋五间,光绪十三年庄当董修。

    一在新隘寮庄(隘西),县东北四十里,屋三间(额「保安宫」),光绪十三年职员陈国馨募建。

    元帅庙,在滚水庄(观音),县北三十里,屋八间(内祀唐张睢阳),道光三十年杨燕翼募修。

    一在右冲庄(半屏),县西北二十里,屋十间(祀张睢阳),道光二十七年徐临董修。

    一在阿嗹庄(嘉祥),县北五十五里,屋八间(额「清和宫」,祀辛元帅),乾隆五十八年陈江募建,道光九年陈允董修,光绪三年廪生陈月三、武生陈月璧重修。

    一在石燕潭(嘉祥),县北六十里,屋三间(额「安和宫」,祀李元帅),光绪十八年沈纯潜、叶邦董修。

    广应庙(俗呼王公庙,祀晋谢东山),在王公庙庄(小竹),县东南二十里,屋十间,咸丰三年廖安修,光绪九年黄荣记重修。

    凤腾宫(祀武德尊侯圣王公火神),在莿葱脚庄(凤山),县东南十里,屋八间,光绪七年梁钳募建。

    吕仙祠(祀吕纯阳),在旗后山腰(大竹),县西南十五里,屋六间,光绪十八年总镇衔万国标修。

    临水夫人庙,在旗后山腰(大竹),县西南十五里,屋十间(额「顺懿宫」),光绪五年林轸董建(按此庙神为陈姓,讳靖姑,福州下渡陈昌女,年二十有四,成神于古田县之临水洞。宋淳佑间,封崇福昭惠慈济夫人,赐庙额「顺懿」,历朝皆有封号。国朝咸丰间,闽人林天龄奏请加封顺天圣母)。

    注生娘庙,在仕隆庄(仁寿),县西北二十八里,屋三间,嘉庆元年生员林邦英募建。

    大将庙(祀陈大将军,即陈元),在赤山里,县北八里,屋二间,同治八年中军赵品修(按旧志「武功」列传载:陈元,侯官人,台湾镇标左营千总。台贼朱一贵倡乱时,元同本标右营游击周应龙率兵御贼于南路冈山。元奋勇掩击,贼稍却,官军进屯赤山。越日,贼悉众来,四面围攻,官军深入,不清地利。元力战,数次中创,被获,逼降,不屈死。事闻,予恤,赐祭一次,荫一子以千总用,厥后居民即其地建庙祀之)。

    宁靖王庙,在竹沪庄(长治),县西北五十五里,屋五间,创建莫考(按旧志云:王忠义炳蔚,竹沪是垦田地,乡人立庙祀之)。光绪十七年庄当募修。庙租四十石。

    大将庙(祀康将军,事迹未详),在七老爷庄(大竹),县西南三里,屋五间,雍正十三年李元、蔡南建,同治十一年叶庚修。

    一在万丹街(港西),县东二十里,屋一间(祀陈将军,乾隆五十一年庄大田之乱,将军曾引兵御贼,阵亡于此),乾隆六十年吴善心募建。

    大士爷庙,在港仔墘庄(凤山),县南十里,屋三间,乾隆六十年贡生李国珍募建。

    火神庙,在旧治东门内(兴隆),县西十五里,屋二间,道光二十九年岁贡生陈琨董修。

    伽蓝爷庙,在旧治西部(兴隆),县西十五里,屋一间,道光二十九年副贡生刘维仲董修。

    福德祠,在县署头门内左侧,屋三间,同治六年知县凌树荃重修。

    一在中和街,屋四间,嘉庆十四年居民建,同治五年重修。

    一在县城小东门外过沟仔街(大竹),屋一间(额「东福祠」),创建莫考。

    一在德乃嘉庄(大竹),县东里许,屋一间(额「报安祠」),咸丰十一年岁贡生吴春华建。

    一在冈山仔庄(大竹),县西南六里,屋一间,咸丰五年庄公漏董建。庙租三元。

    一在旧治东郊(兴隆),县西十五里,屋二间(额「东瀛社」),道光二十九年陈琨募建。

    一在旧治南郊(兴隆),县西十五里,屋一间,道光二十九年居民建。

    一在旧治北郊(兴隆),县西北十五里,屋二间(额「镇福社」),光绪九年余令募建。

    一在崎脚庄(兴隆),县西十四里,屋二间,光绪十四年方带建。

    一在后劲庄(半屏),县西北十八里,屋一间,咸丰六年生员林启泰董修。

    一在顶咸田庄(仁寿),县北三十里,屋一间,光绪十五年杨漏董修。

    一在阿公店街(仁寿),县北四十里,屋二间,光绪二十年黄应年董修。

    一在程乡庄(仁寿),县北四十里,屋一间,光绪十五年张典建。

    一在顶林仔边街(小竹),县东南二十里,屋五间,乾隆十四年叶文宾建,光绪九年陈芽修,光绪三十年黄合春重修。租糖八百斤。

    一在东港街(港东),县东南三十里,屋二间(额「福安宫」),光绪十八年邱拱辰董修。

    一在万丹街(港西),县东二十里,屋三间,乾隆六年李殿建,同治十年李九朝修。

    一在阿侯街(港西),县东二十里,屋一间,光绪十六年黄顺发董修。

    一在西瓜园庄(港西),县东北四十五里,屋一间,光绪十八年洪源、黄寅董建。

    曹公祠,在凤仪书院头门内左畔,屋四间(祀前邑侯曹公讳谨,字怀朴,河南人,丁卯解元),咸丰十年阖邑土民建。

    敕建淮军昭忠祠,在武洛塘山麓(大竹),县北半里许,屋十二间,光绪二年提督军门唐定奎建,副将赵元成督造。

    昭忠祠(旧名斌忠祠,俗呼义民祠),在西门内,屋五间,道光二十七年建,光绪十七年邑候李淦重修。

    义祠,在六根庄外(港东),县东南五十里,屋二间,光绪十一年李光募建。

    节孝祠,在旧治城内(兴隆),县西十五里,屋二间,光绪三年凤山县儒学黄而康、叶滋东重修。

    烈女祠,在阿侯街(港西),县东二十里,屋三间,光绪十一年生员江元徽、陈鸣阳董建。

    潮军义勇祠,在旧治天后宫左畔(兴隆),县西十五里,屋十间,光绪四年福建补用道方勋建。又筹生息银六百两,存交郑、谢两姓,为逐年祭祀、修理之费。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