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黑白小说网 www.hbtxt.com,最快更新地藏菩萨像灵验记最新章节!

    传教沙门 常谨 集

    叙曰。昔大师释尊。放大光明。照于十方无量无边不可说诸佛世界。百千万亿那由佗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祇世界。有化身地藏菩萨摩诃萨。尔时世尊舒金色臂。摩诸世界化身地藏顶言。汝当忆念。吾在忉利天宫。殷懃付属。令娑婆世界已来众生。悉使解脱永离诸苦。佛遇授记。尔时诸世界化身地藏。来集佛所。共复一形。涕泪哀恋。白言。我从久远劫来。蒙佛接引。便获不可思议神力。具大智慧。我所分身。遍满百千万亿恒河沙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万亿身。每一一身。度百千万亿人。令归敬三宝。永离生死。至涅盘乐。但於佛法中所为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尘。或毫发计。我渐度脱。使获大利。唯愿世尊。不以后世恶业众生为虑。如是三白佛言已。佛即印可。而赞叹言。善哉大士。我今无复忧虑。众生亦无忧念。能仁思化之后。慈尊待机之前。嘱在中间无依无怙。若善者不善。若在家若出家辈。皆凭寄地藏菩萨。良由彼大士在感应於斯土。此众生亦属因缘於彼圣。且以兹造像画像之辈。感化盈耳目。称名礼供之人。效验在口游。或载胜利於旧记。或注降灵於签札。适门出一二。未及四五。矧具传见闻限乎。凡厥功德。犹尚不能尽。故当供养。今募遗嘱。虽成一记。亦是梗概而注。岂竭尽其人耶。且举三五。以为归信凭据。于明。大宋端拱己丑岁。传教沙门常谨直笔而集矣。

    梁朝善寂寺画地藏放光之记第一

    梁朝。汉州德阳县善寂寺东廊壁上。张僧繇。(张僧繇者。画师之字也)画地藏菩萨并观音各一躯。状若僧貌。敛披而坐。时人瞻礼。异光焕发。至麟德元年。寺僧瞻敬。叹异於常。是以。将[禾*(看-二+一)]亲壁上模写。散将供养。发光无异。时人展转模写者甚众。麟德三年。王记。赴任资州刺史。常以模写。精诚供养。同行船十艘。忽遇风顿起。九艘没溺。遭此波涛。唯王记船。更无恐怖。将知菩萨弘大慈悲。有如是威力焉。至垂拱三年。天后闻之。勅令画人摸写。放光如前。於同道场供养。至于大历元年。宝寿寺大德。於道场中。见光异相。写表闻奏。帝乃虔心顶礼。赞叹其光。菩萨现光时。国常安泰。复有商人妻。妊娠经二十八月不产忽睹光明。便摸写。一心发愿於菩萨。当夜便生一男。相好端严。而见者欢喜。举世号放光菩萨矣。

    唐法聚寺画地藏放光记第二

    唐益州郭下法聚寺画地藏像。初坐绳床垂脚高八寸六分。本像是张僧繇画。至麟德二年七月当寺僧图得一本。放光乍出没。如煅金环。太同本光。如是展转图写出者。类皆放光。当年八月。勅进一本。入宫供养。现京城内俗画者供养。并皆放光。信知佛力不可测。家别写一本。得其感应者。不引记而已。

    唐鄠县李氏家地藏救苦记第三

    唐雍州鄠县。有女名李氏。素有信心。奉斋法戒。有木像地藏。高一尺六寸。焰光并阔。灵异颇多。李氏有婢。年五十有余。邪见不信正法。李氏他行间。移其像。投家后荒野。至还啼哭求。像在野放光。欢喜迎之。而不知婢所为。明日。婢顿闷绝间。投舍后野边。一日婢苏啼哭忏谢。自说幽途事曰。吾死。忽见二人骑马官人。自称官牒。以书令读。使者曰。婢。毁辱圣像。投舍荒野。既犯大罪。须召王厅。云云。读官牒已。缚将去。到王厅前。见厅中。杻械枷锁。捡系其身。无量无边。非可略境界。王嗔怒曰。汝愚痴婢。毁辱圣容。投舍后野。其报须至。召其神。投身舍像。在家又邪见。不信正法。当配大地狱。尔时。有一沙门忽到厅前。王即降座。而甚恭敬之。王问曰。阿师何故来哉。沙门曰。此婢。是我檀越家。婢。虽厌我像。我不舍之。王将垂哀愍。赐其寿命。王曰。须随师命。尔时。吾且听其事。内心忏悔。不意唱曰。南无地藏大菩萨。即依其唱。厅中之罪人。声所及。皆杻械枷锁自解脱。其身不现。时琰王烛目而坐。沙门牵吾手而出厅。即时苏也。主李氏。闻此言弥敬重其像。凡一县之中。莫不信仰其感矣。

    唐抚州祖氏家金色地藏救亲记第四

    抚州刺史祖氏。信心真固。而其双亲少不信。祖为父母舍钱帛。造金色地藏一躯。长三尺。通光立像。尽礼供思。其父。是扬都人。触缘暂以出行。母独而居。恶贼潜窥隙。欲盗衣服。唯见地藏坐。明日易服见其家。祖氏母。庄严其身而居。却不见圣像。贼异之。自即露谢。说夜所见。不知其能。其父还家。母说前事。共可申由。后父行抚州。路中遇怨家。即拔利刃斩之。有一沙门。其身金色。以手拒刃。以头受刃。被刑害卧地。怨家谓已杀散去。父谓希奇。自免刑害。到祖氏家。具证前事。生希有心。共往像所礼拜之。见像头有三刀痕。金色少变似血流。既知地藏菩萨。代受刃救父母难。其父发信。祖迎其母。三人在抚州而住。昼夜礼供。父七十九方卒。经三十五日。祖梦见其父。身带光明。腾空自在。往来飞行。生希有心。遥拜其父。问讯曰。生在何处。答曰。吾生第四天上。地藏菩萨引导。令事补处。彼天生人。多是大士引导也。补处赞曰。大士不可忽诸佛勅。又曰。却后十三年寿尽生。汝身却二十五年方生。汝妻二十八年方生。说是语已。隐而不现。其后。母及祖氏夫妇。皆父如所说。当知一人造像。亲子皆领现当益。从其已来。一州之内。造像画像。礼拜供养者知林。多满感应也。

    京师人僧俊地藏感应记第五

    京师人僧俊。姓王氏。出家已后。营僧事。犯用巨多。不守戒律。三业自恣行。未曾修善因。既无戒行。亦无修善。痛微疾患而死。其左右胁少暖。经历三日始苏。啼哭投身大地。具说幽途事曰。将死时。有二人冥官。驱追至大城门前。忽有一僧云。我是地藏菩萨。汝在京城[日*之]。摸我形像一躯。不陈礼供。而投舍大寺后。我须报摸写。因汝是华严师人。乃教一行文。曰。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当如是观。心造诸如来。地藏菩萨。与此文而告之曰。诵得此偈。能闭地狱门。能开净土道。能通报命。遂至琰王。僧俊既诵得此偈。遂入城中。见阎魔王。王方间。汝生值法。有何功德。答。吾愚放逸。不能修善。报事寺务。不能守戒。唯受持一行四句偈。王曰。汝今诵否。曰忆持所诵。具诵上偈。时声所及。受苦之人。皆得解脱。王曰。止止。不须说。放还人间。依此因缘苏。且语华严法师义学沙门。再验偈文。乃知是华严第十二。夜摩天宫无量诸菩萨云集说偈品。如来林菩萨叹佛文。且僧俊向诸寺僧。常陈说之。闻者发心。信受华严而已。

    华严传失名字。王氏。自向空观寺僧定法陈说。今捡其首尾耳。

    空观寺僧定法摸写地藏感应记第六

    空观寺释定法。同僧俊摸写地藏感应。於此菩萨。偏生归凭诚。每月斋日摸写。礼拜供养。现身祈请见菩萨应形。三年已满。无奈何事。有小沙门。投宿寺廊间。定法闻此言。敬出问讯。说一两言。忽然不现。人异之。问定法曰。客沙门何等言。曰沙门尔言。妙愿已满。意气何短。云云。闻者皆云。汝忧见地藏。不念出要。故菩萨现身。而言意气何短。定谓应现。发菩提心。欣求无上道。果感梦云。前沙门者。是地藏菩萨也。汝求现见我身。不发菩提心。是故觉悟汝。摸写我身巨多。永不堕三恶道。舍寿生都卒天。慈尊下生日。当得说佛记。我随顺汝。如影随形。如水随器。寤感泪如雨。即舍衣钵资。作等身像。雕像身中。收多年摸写像。礼拜供养。像放光明。灵验揭焉也哉。

    居士李信思奉地藏免鬼难记第七

    唐居士李信思。泸水人也。其家男女。为恶鬼被扰恼。三十余人。不觉痛卧。或吐赤血。或多闷绝。时信思忧恼。对僧问救脱方轨。沙门良久思惟。而告之曰。昔如来在世。摩竭提国毗富罗山下。桥提长者家门。被脑恶鬼。脱其精气。其家五百人。并皆闷绝。而不觉悟于旬日。尔时。地藏菩萨。游化诸国。至长者家。生大悲心。说咒救之。一时皆得除愈。汝依彼法。须归依地藏尊。[日*之]思欢喜。简美泉失图其像。已来五十年中。泸水县免病怖。其灵像见在而已。

    开善寺地藏救地狱众生感应记第八

    锺山开善寺。有地藏菩萨像。高三尺。通光四尺五寸。多年不识谁所造。后扬都督邓宗。行年六十一。身有微疾取死。其心上暖。不发葬事。一日一夜苏。悲哭无言。被扶子孙。前诣於开善寺。谓僧曰。此中地藏菩萨像。高三尺。通光四尺五寸。颇坏在。不欲礼拜供养。诸僧不知所在。依邓宗言。寻诸圣像中。既谓如言像。头礼敬。白僧欲请此像。僧问所怀。答曰。吾死。忽见四品官人。被责到大城门。一时彷徨。官人入城。暂时出来。语吾。汝可参厅前。即诣王前。王曰。汝不可死。又奉法以为家业。早当还人间。但冥途可恐怖。人不知之。汝欲见地狱否。曰欲见之。即召绿衣官人曰。汝将邓宗地狱。示苦具相。便从官人出城。赴东北方。五六里计。有大铁城。开闭以铁扉。渐近见之。城中猛火洞然。迸火如锻。百千罪人。在中受苦。时有一沙门。入狱防御猛火。教诱罪人。火焰暂息。又前进到铁城。十八地狱在其中。其受苦之相。不可具说。沙门在其中。教诫罪人同前。一一巡捡方还。沙门从地狱而出。语曰。汝知吾否。答不可知之。久云。吾是开善寺之地藏菩萨也。昔沙门智藏法师弟子智满法师。为救三途众生受苦。刻雕吾像。吾听祈请。每日一时。入十八地狱。无量小地狱。教诫示导。宿种强者。发心升出。次弱者。种出恶因。最下微弱。乃至断善邪见无善者。不觉不知。了无出心。若在人间。善根微弱者。易可往化度。若人入恶道。圣力无能。如木石故。此等不觉者。待后出时。若微强者。初入之时。可发悔心。汝奉法力。免地狱苦。早还人间。宜告此事。即举目瞻仰沙门。身是三尺。通光摧坏。又授二偈曰。若在人间可修道。阐提有心尚可发。若入恶道业已熟。心无分别不可救。如衰老人欲进路。若动其足扶易进。若卧不动力不及。众生业定亦复然。说偈忽然不见。寤寐持其事。恐虚实不语他人。今见此像。全同所见。以是因缘故欲请之。僧闻之。欢喜言。善哉。信心感圣记。但可摸治之。不可请。乃雇巧工。摸像留旧。其新旧像。共见在归心。

    孟州寡妇画地藏菩萨感应记第九

    孟州寡妇(失姓名)相传。此女。日奉法精进。贞洁永厌嫁娶。一生寡独。发心欲画地藏菩萨像。乏财。求亲友得铜钱十九。雇工画人图之。通光八寸像。只是墨图。未满彩色。时遭乱国。失所在。一年余方静。求像欲加彩色。不知像所在。昼夜叹念。忽被魔娆一月余。夜令晓追忆昔像。思募其加护。梦见像在枕头。舒右手拂身。寤谓本心。即明在枕头。其唯绢少坏。像图全无朽。欢喜安置房间内。礼拜供养。时有亲友劝寡妇言。夫女身有三从。少时从父母。盛年从夫。老从子息。汝既失父母。又无夫人子息。若至衰老。谁养育汝。须从吾教。为求其夫。女言。夫妇相并。无子息者盈耳目。亦有子。未必养育。正之为少事。绪生死业即同。辞不从其言。但对地藏祈愿。吾未至衰昧早死。一时感梦。有一沙门。手持宝珠。自称如意珠。将锡杖开女口入珠。寤如吞物。即自觉有身。告亲友云。疑有犯。女耻寡而怀妊。敢不语余人。欲投身於深渊。感梦空有声。汝一何损二人命。寤。身毛为竖。止舍命心。闻之者异之。月满。产一男一女。形色端严。女忆前所梦。号男为地藏。女号称如意。其二子。少有至孝思。见者哀之。施与衣服饮食。母子共不忧衣食。人皆谓之是圣应。一时。二子共不识所之。三日方来。母问所因。男子白。吾往西方安乐土。见菩萨圣众。母当愿生彼国。云云。女言。吾往都率天。奉见弥勒。男女充满其中。母将愿生彼否。母曰。吾厌女身。不乐天乐。若生天上。恐尚受女身。今须愿西方净剎。二子欢喜。母修补先地藏像念佛。七十八岁卒。两道白光从空下。而覆母身上。暂时升空。指西方散去。二子。舍屋建立精舍。号如意寺。兄弟共出家。劝人教归地藏。谓见验者多。后失其所往。况莫识首尾。其寺尚存。破坏颇甚矣。

    唐简州邓侍郎家杖头地藏感应记第十

    简州金水县邓氏侍郎。邻家路侧。见折杖头刻僧形。不识是其像。侍郎素信佛。乃持归插壁中。礼敬而去。再不坏之。经两三年。顿遭疾而死。心胸少暖。疑不葬之。一日一夜方苏。起流泪。说冥途因缘曰。初死之时。两骑冥道来。驱驰而走。到大城门。从马下。牵吾入城中。至王厅前。见庭有百千万人。被杻械者。王。瞋怒欲呵责吾。尔时。有一沙门。形容丑鄙。其形状[魅-鬼+瓦]头。前进至厅前。王王遥见恭敬之。从座而起。而合掌胡跪白言。沙门大圣。何故忽来。曰汝可曰诫侍郎。是檀越也。欲报其恩。汝可免救。王白言。业既决定。命食俱尽。此事难有。沙门曰。我昔於三十三天善法堂中。受佛付属。能救定业者。诸恶有情。非始今日。况侍郎非重犯罪。岂不救助。王曰。大士者。大愿坚固。不动如金刚山。须放还人间。食既尽。小豆赐与之。沙门欢喜。引郎手入生路。相别而去。郎请沙门。且待须臾。救我是谁。不审。曰汝不知不。我是地藏菩萨也。汝昔在人间时。路侧见我像。都不识知。持置壁中。小儿戏假刻杖头为像。唯首头。未有余相。是故形丑。能忆念不。作是言已。忽然不见。此胜感。道俗闻者。叹未曾有。无家壁中。於廐角壁中。见杖头像。杖中分。既以改造刻镂。以檀木相副。而成五寸像。像放光明照家内。郎更造等身像。於中收小像。舍家为寺。号地藏台。远近人眺望如于市。地藏化导利益。此最而已矣。

    唐华州慧日寺释法尚蒙地藏感通记第十一

    惠日寺释法尚。行年三十七出家。其家奉法为业。在家昔为游猎。游林野。丛中数放光。异之寄骑亲见。唯有朽木。长一尺余。持还家。明日。又见同丛。放光明同前。以箫披丛。一一悉除朽心。全无所有。异之而还。后游猎次。谓前丛放光不异。心生奇念。取朽木心。置株杌上而还。途中遭虎群。驰马追之。驱射弦断。探弦袋亦无替弦。猛虎还向。恐怖遁去。马蹶而落。自谓破啮。失神如梦。见似沙门人。来追猛虎等。问。汝谁。答曰。吾是地藏菩萨。云於丛中见朽木。即吾身也。曾祖父於斯地。建立寺造我像。寺已破坏。我像朽损。唯有木心。孙形胤故。见我光明。故今救汝。云云。良觉。见马傍嘶而立。猛虎不知走去处。悔责。於前放光所建精舍。朽木粘泥。造地藏菩萨像。正奉法。再续法灯。即慧日精舍是也。法尚七十八。其年二月廿四日。造同伴曰。地藏菩萨。来至我舍。告曰。汝慈氏如来三会说法中。第二会得道人也。今日舍寿。即生忉利天。我白大士。天上是五欲境界。快乐无比。迷失菩提心。又欲期后佛。时仍是久。唯愿往生西方安乐世界。菩萨言。此亦随所愿。若欲生净土。当念阿弥陀佛。一日一夜。专心念佛。即往生。闻此至告。从昨日。专念西方佛。只今往生净土。言已。合掌向西方率。见者皆谓。地藏菩萨。放光还净土希瑞也。但见者。十人二三也而已。

    陈都陈氏女为救母造地藏像感通记第十二

    相传曰。陈都都督有少女。姓陈。(失名)少丧其母。昼夜恋慕未见。都督初诱。吾亦汝亲。母虽亡。父既存。何饮食不通欲取死。汝若思慕亡母。须造地藏菩萨。祈誓救苦。即舍钱五百文。雇工匠奉刻雕三尺像。迎父家中。白父言。唯安置母卧处。若欲见母。即见此像。父生哀愍。舍寝屋置其尊像。女昼夜礼拜供养。祈誓母救苦。梦见若沙门。告陈氏曰。汝母在焦热地狱中。吾为女身。父名尸罗善现。母号悦帝利。寻其母生处。见其受苦。发菩提心助众生。感汝至孝心。我身入地狱。放光说法。汝母苦免。生忉利天。陈氏女。见沙门衣裳焦损。即问所由。沙门曰。入地狱时。当猛火炎尔而已。寤悲喜。众人集见像衣裳。色变如烧焦者。家内众人。皆谓希有事。闻者多摸写其像。拟父母救苦矣。

    杨州女张氏依母造地藏菩萨救苦记第十三

    张氏。是杨州刺史张健信之嫡女也。其母亡。后梦示张氏。吾为育尔。恣贪欲。而憍慢素甚。因之感斯饿鬼报。苦不可堪忍。汝将之。女即问苦相。母曰。吾为鬼子。日夜死生。所以者何。饿鬼报多者食己子。随生而食。不知死死生。见其生母。如见大恶鬼。但人间一月中一日。不能食吾。所谓月二十四日晨朝。有僧入城中。施食饱足。自余日。不可免此苦。其时沙门唱此言。我是地藏萨埵。今入饿鬼城。能施大安乐。汝等当发菩提心。(文)虽闻此言。业报所缚故。不能发心。唯一日中。无有饱食。(云云)汝欲□救斯苦。须造地藏菩萨像。母示告此事。梦速觉毕。张氏。尽母财产。造等身地藏像。后梦见母。身形放光明。住虚空中。告曰。我汝修善功力。速生天上。汝敬心礼供具。其像。同在慈氏菩萨处。俱将同见佛闻法。寤后。感悲甚。闻者。来供其像。各蒙益乎。

    路州刺史居通画地藏感应记第十四 付得雪中道事 付免鬼难事

    路州刺史康居通。素信心贞良。多岁奉事地藏菩萨。更发心图画尊像。未满众彩。光明然。通弥信心隆盛。亦梦见两骑官兵追。通时不能逃。恐怖而立。官兵下马。问通曰。吾等一误云。尔。地藏菩萨檀越也。我王。於地藏菩萨檀越。虽有重过不陷之。言已隐。寤。弥厚信礼供。僖宗皇帝广明元年。恶鬼乱起。国中病死成岳。通。梦青鬼百千。从傥过其门云。此家。是地藏菩萨室。吾等从属。不可入门去。寤。甚欢喜。共令一家男女免鬼难。中和年。触缘趣辽远。路遭大雪失途。念地藏菩萨。粤见鹦鹉在雪上而跳去。异之追行。不久得正路。此立菩萨感应观。光启中。通八十七。患微疾。祈精诚除愈。梦感小僧曰。汝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