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黑白小说网 www.hbtxt.com,最快更新政治学最新章节!

    章一

    毫无疑问,没人会反对立法者将其注意力置于少年人之教育问题上。毕竟对于教育的忽视终会转至政体的存亡。而公民应当接受塑造以适应其当下生活之政治环境。各政体必有其特殊性情,一如当初之动因,后为存续之实力。民主之情操造民主之政体,寡头之德行成寡头之政体;品格有高下,制度见优劣。

    任何能力及技能的熟练与掌控,都是建立在事先的训练和运用上,德行亦如是。既然整个城邦都向着共同的目标,那么整个城邦的全体公民接受同样的教育就无可厚非了。并且教育问题应是所有人的职责,而非属于私人事务————如当下,一些父母独自照顾各自子女,按照各自认为的最佳模式教育他们。然而,对于共同目标应该实行共同的教育。我们不能认为任何公民只是属于他个人本身,一切公民都属于城邦,都是城邦的一分子,所以对于个体的关注必与全体的关注相一致。如此,斯巴达人将教育作为全邦的共同责任的行为是应该受到褒奖的,他们对于下一代的教育可谓是煞费苦心。

    章二

    教育作为国家应尽的义务,应被纳入法律章程,而公共教育所具有的特性及其实施方针,则是我们接下来要考虑的问题。有关教育的内容,历来都是纷争不断。对于青年人的教育,是倾向德行还是优质生活,是偏重智识训练还是情操培养,大家也是各执一词,众说纷纭。现行的教育体制也以其特有晦暗本质让人迷惑不解,没有人知道教育该往何处何方,在其以训练为本的方针中,是应当注重人生的实用,还是致力于道德的修养,或者更高一级的智识的提升。每一观点都有人赞同,但是每当涉及德行问题,各方又将剑拔弩张。或许是人人所推崇的善德各有不同,故而他们对于善德的培养的观念也不一致。毫无疑问,儿童的教育应当包含一切必须的有用科目,但也非是所有有用科目。职业分为自由和非自由两类,而儿童只须学习勿使他们自身降格低俗的实用知识。任何职业、技术,或学科,凡能使自由人的身体和灵魂堕落到不适宜于德行的修养的,皆是粗鄙的;也因此,我们视那些损害人的身体的工种或职业以及所有或受雇于人,磨灭思想的活计为低端行当。在一些适宜于自由人学习的科目中,必定存在某种限度,以防止人们过于求精而遭受上述危害。认为自己设定的不同目标决定了其行为的性质,若一个人的学习行为是为了其自身所需,或者为了助人解难,甚至是为了求得某种卓越,那么这是无可诘责的;倘若是出于其余原因,而再三重复,那么似乎就显得鄙俗不堪了。当下的教育体系所实行的科目,大概就此两类。

    章三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把教育划分为四类,即读写、体育锻炼、音乐以及有时会添加的绘画。在这些事务中,读写和绘画能广泛应用于生活之方方面面,体育锻炼则能培养人们勇敢的品质。至于音乐,可能人们的态度就会保守许多。尽管当下多数人仅把音乐当成一项享受,但事实上,音乐最初的存在在于教育。天性使得人们既追求圆满地完成工作,又追求生活之安逸和享乐。这里我想有必要再次重申,安闲是人们一切行动的根本原因。两者皆为必须,但安闲比工作更重要。由是,我们又不得不考虑人们应该在闲暇时间干些什么。显然,一定不会是娱乐,人生的目的并非是娱乐。这是不能被信服的,那么在紧张工作之余更要多一些这样或那样的欢乐(辛勤工作之人需要放松,娱乐的目的即在放松,而工作总是伴随着劳累和阵痛),在适当的场合或时刻,我们有必要增添一些乐趣,作为一味消除疲劳、解放神经的良药。在这片刻闲暇中,我们得以欢悦。而除却闲暇者,无人能够体验安闲予以人们的欢快、幸福及舒适的生活。终日忙碌之人总是着眼于尚未完成之事而操累奔波,但所有的人都同意幸福的目的是欢乐而非悲哀。然而不同的人对于欢乐有不同的见解,凭其生活之习惯、经历不同为据。至善之人眼中的乐即是至善,一种来自精神源泉的产物。显然我们有必要开设一些关于享受闲适的教育科目,而这些教育只是基于其本身因缘,至于那些被视为必须的实用性知识,则是出于自身之外的其他缘由。因此,我们的祖先把音乐纳入教育,并不是出于必要和实用;而音乐也不同于读写,能在致富、家务管理、求取知识以及政治活动中起到任何作用或帮助;它也不似绘画,能更好地有助于各种艺术品的赏评;它亦不像体育,能保证身体的强健和安康;所有的这些,都不是我们能从音乐中获得的。于是,好像唯一剩余的就是片刻线下的精神享受,也许这就是当初设置音乐的目的吧。音乐从来都被视为一种自由人度过闲暇的方式。荷马曾经在诗中写道:“忽迎远客,共聚今夕。”紧接着他又描述道:“斗酒相欢,酬诗咏怀。”另外,奥德修斯(Odysseus)也说没有比这更妙的了,“列座其次,杯盏交错,畅叙幽情,共听轻吟”。

    所以,应该存有一种既不出于实用也不出于必要的教育方式,公民们遵循此种教育方式也仅仅是为着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和自由情操的下一代。而此种教育方式是仅有一种还是有多种,若有多种,它们各自有着什么形式,如何采取措施才能实行等问题,我们将留待后论。至少目前,我们似乎可以从古人身上窥得一点证明,他们的远见使得他们早已将音乐归入教育。另外,儿童们也应学习一些实用的知识,比如读写,但并非仅仅为了实用,也是为了通过它们能习得更多的,更为丰富的各类知识。同样地,学习绘画也并非为了防止在私人交易中出错,或在物品买卖中受骗,而是为了培养一种审美能力,一种对于事务形态之美的鉴赏能力。总是追求实用的人,绝不会拥有自由的情操及高贵的灵魂。如是,在教育方面,习性先于理智,身体先于思想,所以,我们可以把儿童交给体育教练或是角力教练,首先塑造好他们的体魄以及身体方面的实用技巧。

    章四

    在现下某些看似颇为关注儿童事务的城邦中,有人总是试图锻炼儿童使其拥有运动员一般的体质,但其实这却有害于儿童的身体和生长发育。尽管斯巴达人没有陷入这样的错误,但他们却认为,对儿童进行有效的体能锻炼,有助于培养其勇气。然而,事实上我们已重复多次,教育的宗旨并非是以一种单一的目的为终结。就算我们假设斯巴达人是正确的,但他们也无法使之实现。在野蛮人和其他动物之间,我们可以看到勇敢并不就是凶残,而是一种温和的类似于狮子的秉性。世间存在许多喜好杀生,食用生人的种族,例如,居住在黑海附近的亚盖亚人(Achaeans)和亨尼沃启人(Heniochi),另外还有一些栖息于内陆的部落,他们同前者一样邪恶凶残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依靠掠夺为生,却不见得具备任何勇毅的品质。众所周知,尽管斯巴达人能够忍受超常规的艰辛,但如今在战争和体育竞赛方面他们却不如别人。对于他们之前的辉煌,并非靠着青年人所接受的残酷训练,而只是恰巧在于一个合适的时机,因为当时除了他们,再无他人进行此类训练。由此我们可以推断,高尚而不是残暴,应该排在第一位。任何狼或凶残的野生动物不可能陷入一个高尚的困境,这样的危险只有无畏之士才敢于承担。有些父母只注重对于儿童身体的训练,而忽视了必要的教育,其结果必然是造成儿童的低俗化。他们教给儿童的只是单一的品性,实际上这远远不足以应付城邦繁复的生活,这样做只会使得他们低人一等。所以,我们不应着眼于斯巴达人过去的成就,而是要观察他们当下的生活;现在他们在教育方面有了足以匹敌的对手,而在过去却没有。

    体育锻炼应被纳入教育,这是人们一致认同的原则。而儿童只应接受适当的训练,避免不合理的膳食和过度的劳累,否则阻碍其身体发育。关于过量训练可能导致的恶果,早在奥林匹克竞赛的获胜者身上体现。在他们之中,最多两三人能够保持从少年时期到成年时期的获胜成绩,因为少年选手早期的训练严重损坏了其身体机能。事实上,他们应当在青春期之后的三年里学习一些其他技能或知识,等过了此段时间再全身心投入到严肃的训练和随之而来的严苛的膳食限制当中。任何人的头脑和身体都经不起同时操劳,这两者的机能是彼此相反的,身体的倦怠会妨碍头脑思考,而头脑的疲劳也不利于身体行动。

    章五

    我们业已提出了一些有关音乐的问题,现在我们将继续这些问题,并做出更进一步的引申,由此,任何一篇有关这一主题的探讨的文章亦可引论我们所作的论述。若要定义音乐的自然属性,或者解释人们何须学习音乐都是极其困难的。那么,是否我们就应该认定,音乐只是如同睡眠和酣饮一般的为着娱乐和片刻的放松呢?其本质并无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它们确能供与些许欢乐,我们可以引用欧里庇得(Euripides)“解忧惟此”的话以佐证。故此人们将此三种活动相结合:睡眠、音乐以及酣饮,有时还添加了舞蹈。或者是否我们应当这样认为,如同体育训练对于身体的好处,音乐可以锻炼人们的品质,塑造人们的思想,陶冶人们的情操,从而使得人们能切身感受到真实的欢愉。又或者,我们可否说音乐有益于精神修养助长心智。显然,对于少年人的教育并不是为了他们的娱乐,努力学习的过程也不轻松,反而充满痛苦和艰辛。如此的安逸也并不利于少年人,他们的人生才刚处于起步状态,还达不到人生的终极目的。或者,换句话说,少年们现在刻苦学习音乐,是为了待到日后能安享这样的娱乐。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他们为何还要亲身学习,为何不可以像波斯和米迪亚的诸王那样享受他们的演奏从而获得愉悦和教益呢?(何况那些从事音乐演奏的专业人员精于此道,其素养和技巧定高于一般人员)倘若他们不得不学习音乐,那么以同样的原则,也该去学习烹饪。话虽如此,但实属荒谬。即使音乐真的能够陶冶性情,那为什么我们非要亲自学习不可呢?为什么不能像斯巴达人通过欣赏他人的演奏来获得愉悦,培养能力呢?斯巴达人虽不习音乐,但对韵律鉴赏有着很高的造诣,可以通过听赏分析出曲子的优劣。同样地,若音乐真的可以增添欢乐,愉悦心灵,那为什么我们非要亲自学习,而不是安安静静地欣赏他人的演奏呢?传说据诗人们描述的,众神之王宙斯并不唱歌也不弹琴。事实上,我们把专门从事音乐演奏或表演的人们称作乐师或伶人。而除非是喝醉或兴奋过头,一个正常状态的人是不会随意唱歌或者弹琴的。

    剩余的问题,留待后论。至于现在,我们首先为之考虑的是音乐是否为教育的一部分以及音乐在以下三件事:教育、娱乐、精神修养中各起到什么作用。我们猜想,音乐对全部三件事情都有影响,因为它们天性相通。娱乐是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