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黑白小说网 www.hbtxt.com,最快更新越史通鉴纲目最新章节!

    〈起庚午李英宗大定十一年盡乙酉李昭皇天彰有道三年〉凡七十六年

    〈庚午〉十一年〈宋紹興二十年〉春三月,旱。

    秋七月,旱。

    九月,眞臘寇乂安。

    眞臘入寇,至乂安霧濕山,會暑雨,多瘴死,遂自潰。

    註:眞臘,註見前編屬唐宣宗大中十二年。乂安,註見黎聖宗光順十年。霧濕山,唐書地理志:驩州西行三日至霧濕山。乂安志:霧濕山,一名霧温山,張國用退食記:聞霧温山當在乂安香山界分,禹門山之别條也。

    杜英武有罪,下吏治。左興聖火頭阮楊刺之,不克,自殺。

    帝初卽位,事無大小皆決於英武。英武出入宮禁,與黎后私,因益驕,在朝廷攘臂厲聲,頤指氣使,眾皆側目,莫敢言者。殿前指揮使武帶等與智明王〈缺名〉、保寧侯〈缺名〉、駙馬郎楊嗣明等謀收捕之。計定,帶等率軍直至城門,大呼曰:「英武出入禁庭,惡聲聞于外,罪莫大焉,臣等請早除之。有詔。」禁軍逮捕英武,繫左興聖廊下,廷尉按其事。太后令人以酒食餽之,密置金食器中,令賂帶及監守者。左興聖火頭阮楊曰:「汝等貪賂,我與汝必不免於英武之手,不如先殺之,以絕後患。」乃執戈欲往刺之。左興都譚以蒙奪其戈,止之曰:「殿前謂英武罪當死,須俟帝命,不可擅殺。」楊怒罵之曰:「武帶何貪人之賂而不惜命耶。」言訖,度不免,遂赴井死。

    註:興聖,禁軍號,詳見仁宗會祥九年。火頭,註見太祖順天十六年。左興都,官職,未詳。

    赦杜英武,復其官。

    初,帝聽英武獄,配英武田兒。太后憂悶,思以復之。乃屢設太會,赦罪人,冀英武預焉。英武竟以累赦免復爲太尉,輔政如故,自是寵幸益隆,禍福生殺皆出其手,日以報怨爲事。

    註:田兒,註見神宗天順元年。

    殺殿前指揮使武帶、玉階火頭同利等二十八人,流駙馬楊嗣明等三十人。

    英武欲傾武帶等,乃自獻其手下百餘人爲奉國衞都,委以捕犯。因密言於帝曰:「往者帶等擅率禁軍,突入闕庭,罪莫大焉,不早除之,恐異日變,生不可圖也。」帝不省,遂可其奏。乃命奉國衞都逮捕帶等,下吏治。降智明王爲侯。保寧侯爲明字。保勝侯爲奉職。武帶等二十人梟諸江頭,同利等八人斬于西市。嗣明等三十人流遠州惡地。諸預謀者竝徒。

    註:玉階,禁軍號,詳見仁宗會祥大慶九年。明字,潘輝注歷朝憲章:明字,爵名,以賜有功者。

    嚴定宮府條禁。

    禁閹寺不得擅入宮,犯者死。不謹守致他人入者,罪如之。朝官不得往來王侯家,在禁中不得聚會談論非議。奉國衞都器械廊,地頭外不得往來。犯者杖八十,徒。至廊内者,死。奉衞在廊,非有詔旨而擅舉器械過地頭者罪。

    〈辛未〉十二年〈宋紹興二十一年〉春二月,帝如龍水峽,觀捕象。

    捕得白象。羣臣上表賀。

    註:龍水峽,註見仁宗廣祐七年。

    秋八月,觀競丹。

    帝幸廣慈宮以觀之。

    〈壬申〉十三年〈宋紹興二十二年〉夏四月,地震。

    五月,天雨黃砂。

    秋七月,天雨黃砂。

    冬十月,殿試。

    註:吳仕史註:是辰,科舉之法未有定式。或當辰有詔,舉天下之士,親試於殿庭史,文

    不詳,今不可考。

    遣上制李蒙以兵納雍明些疊于占,弗克,爲所殺。

    占城雍明些疊詣闕請命爲王。詔上制李蒙率淸化、乂安五千餘人送歸其國,立之。蒙等至占城,爲占主制皮囉筆所拒,蒙與雍明此疊皆死。

    註:上制,爵名,註見神宗天順元年。占城,卽林邑,註見前編屬晉穆帝永和九年。淸化、乂安,竝註見黎聖宗光順十年。雍明些疊,舊史書占城國人,來歷失詳。

    〈癸酉〉十四年〈宋紹興二十三年〉

    〈甲戌〉十五年〈宋紹興二十四年〉秋九月,築圜丘壇。帝臨視之。

    冬十月,占主制皮囉筆獻其女。納之。

    十一月,親征大黃山獠,平之。

    先是,大黃山獠農可來叛。至是帝親征之。庚戌出師,甲寅克之,己未還京。

    註:大黃,州名,註見丁先皇元年。

    〈乙亥〉十六年〈宋紹興二十五年〉秋八月,大水。

    地震。

    冬十月,木星犯金星。

    註:木星,歲星也。金星,太白也。淸徐發天元曆理:凡列宿相去方寸,爲犯居之,不去爲守。

    十二月,地震。

    作麗天宮。

    造麗天宮及隆慶朝覲廊。

    〈丙子〉十七年〈宋紹興二十六年〉春二月,天雨黄砂。

    冬十二月,御庫火。

    作御天行宮。

    造行宮於御天。建瑞光殿、照雲閣、淸和門、儀鳳階、延富閣、賞花亭、玉花階。又浚金蓮池,造明月橋,備巡幸也。

    吳仕曰:按英宗紀舊編,書建廟二,起祠三,造舟六,建寺、修寺、築壇、開門、造庫、修橋各一,宮殿營第之工十,而臺閣之壯麗,池亭之宏廣莫如是。役之繁者,李氏之澤,至是盡消靡矣。

    註:御天,縣名,李爲御天,屬明爲新化,黎復爲御天,今興安興仁縣是。

    立孔子廟。

    李初,文廟合祀周公、孔子。至是蘇憲誠請別立孔子廟。帝從之,立廟于昇龍城南。

    大饑。

    是歲大饑,米一升直七十錢。

    〈丁丑〉十八年〈宋紹興二十七年〉詔定律令。

    〈戊寅〉十九年〈宋紹興二十八年〉春二月,杜英武殺阮國。

    初,阮國使宋還,言:「宋殿庭有銅匭,受四方章奏,請倣行之,以達下情。」帝從之,置匭于庭,令言事者投書。其中會有匿名書言英武作亂,搜其人不獲。英武疑國所爲誣陷之,流淸化寨。未幾,帝召國還。英武又以酖酒送之,國度不免,飲酖卒。

    註:阮國,失詳。

    閱民丁。

    命李公信選民丁,定諸色,充太廟奉祠。

    秋八月,杜英武死。

    〈己卯〉二十年〈宋紹興二十九年〉春,天符寺柱流血。

    夏五月,牛吼、哀牢入寇,命蘇憲誠擊敗之。

    憲誠以兵進討,獲其人畜貨寳而還。

    註:牛吼,註見聖宗龍章天嗣二年。哀牢,註見前編趙越王二年。

    以蘇憲誠爲太尉。

    憲誠,初爲太傳,預典兵事。至是以功拜太尉。

    〈庚辰〉二十一年〈宋紹興三十年〉春二月,揀兵。

    命蘇憲誠、李公信選民丁壯者充軍伍,擇將校通兵法諳武藝者分管之。

    〈辛巳〉二十二年〈宋紹興三十一年〉春,遣使如宋。

    辰貢聘皆用馴象,至是嵗貢。宋帝以遠獸勞人,令帥臣詳諭罷之。自是不以象貢。

    冬十月,太傳黄義賢卒。

    義賢有翊贊功,至是卒。帝輟朝五日。

    十一月,命太尉蘇憲誠等巡邊。

    以憲誠爲都將,杜安頤副之,領兵二萬,巡備西南陲及沿海等處。帝親送,至神投海門而還辰。逃卒嘯聚爲羣刦掠居民。命李公信討平之。

    註:神投海門,註見黎大行應天十二年。

    〈壬午〉二十三年〈宋紹興三十二年〉春正月,禁自閹者。

    自閹者杖八十,刺左膊二十三字。

    地震。

    二月,申定考績法。

    九年一考,文武官考滿無過者增秩。

    〈癸未〉政隆寳應元年〈宋孝宗隆興元年〉

    〈甲申〉二年〈宋隆興二年〉春三月,占城來貢。

    秋七月,大水。

    宋??封帝爲安南國王。

    宋??封帝爲安南國王,改交阯爲安南國。○元史類編:安南古稱交阯,唐高宗置安南都護府,安南之名始此。宋孝宗封天祚爲安南國王,安南之稱國始此。○吳仕史記:宋自南渡,每貢使至,必由廣西交割使者,未嘗至京。至是歲貢,帝致書于宋,請令使者詣闕。宋帝允之故事,貢聘未嘗具三使。帝以中衞大夫尹子思爲大使,又以承議郎李邦正爲正使,忠翊卽阮文獻,爲副使,長行陪介皆備員。旣至,宋帝嘉其誠意。又以其人物温文衣冠,雍雅甚加,慰悦,詔有司議賜國名。乃賜名安南國,加封安南國王。

    〈乙酉〉三年〈宋乾道元年〉夏六月,旱,大疫,饑。

    民大疾疫,牛畜多死,米價騰踊。

    秋八月,試學生。

    〈丙戌〉四年〈宋乾道二年〉

    〈丁亥〉五年〈宋乾道三年〉秋七月,命蘇憲誠伐占城。

    先是,占貢使行至烏、里,以風水軍駕海抄掠沿海居民而還。至是命憲誠伐之。憲誠軍至占,遺占主書,責以藩禮不修,又陳利害,以招徠之。占主懼,遣使獻珍珠方物請和。帝許之,詔憲誠班師。

    註:占城,卽林邑,註見前編屬晉穆帝永和九年。烏里,註見黎大行興統四年。風水軍,舊史註,僧魔,今不可考。

    〈戊子〉六年〈宋乾道四年〉秋八月,宋使、金使偕來。

    一辰兩使俱來,各以禮接之,而不令相見。

    謹按:舊史此書韃靼亦來,韃靼卽元也。是辰金人猶彊,元初起漠北,金人入汴,宋都臨安,元人安能越金人而來。吳仕史改書金使,今從之。

    〈己丑〉七年〈宋乾道五年〉春三月望,月食,海魚多死。

    帝命諸寺觀僧道誦經祈禱。

    夏四月,作淸和殿。

    奉安先帝神位,隨辰薦享。

    修眞敎寺。

    太祖順天十五年建,至是重修之。

    〈庚寅〉八年〈宋乾道六年〉習騎射于城南。

    帝閱習于京城之南名射庭,令武臣日習戰攻破陣之法。

    〈辛卯〉九年〈宋乾道七年〉春二月,修孔子廟。

    大定十七年建,至是重修之。

    帝巡行海道。

    帝欲知民情疾苦,道里遠近,乃巡行海道,周覽山川形勢而還。

    〈壬辰〉十年〈宋乾道八年〉春二月,復巡海道及南北陲。

    巡行海道,及南批藩界圖記風物而還。

    註:南北藩界圖,潘輝注歷朝憲章:李英宗南北藩界地圖一卷,今不傳。

    〈癸巳〉十一年〈宋乾道九年〉秋,造翫水舶。

    先是,造永隆、淸瀾、翔決、奉先、永耀、永淸、日龍諸舶。至是造翫水舶,備遊觀也。

    〈甲午〉天感至寶元年〈宋淳熙元年〉春正月,地震。

    秋九月,太子龍昶有罪,廢爲庶人。

    龍昶烝于宮妃。帝不忍寘之死,廢爲庶人,囚之。

    謹按:舊史書,太子龍昶,則龍昶旣正位東宮矣。惟何年??立,史文缺之。

    冬十一月,地震。

    十二月,彗星見南方。

    〈乙未〉二年〈宋淳熙二年〉春正月,立子龍??爲太子。

    先是,帝召宰臣,謂之曰:「太子,國之本,龍昶旣爲不道,朕欲以龍??繼承大統,然年少恐未克堪如,俟其壯柰,朕年老,何會。」内人抱龍??出,哭要帝所御巾,未及,與哭愈厲。脱與之,大笑。帝奇之,??立之意遂定。至是,立爲太子,辰年甫三歲。

    註:??,居案切。

    以蘇憲誠爲入四撿挍太傅平章軍國重事,加王爵。

    夏四月,詔蘇憲誠輔太子攝政。

    辰帝弗豫,故有是命。

    秋七月,帝崩。遺詔蘇憲誠輔政。

    帝崩于瑞光殿,廟號英宗,在位三十七年,壽四十。初,帝疾大漸,皇后請復立龍昶。帝曰:「龍昶爲子不孝,安能治民。」遺詔憲誠輔道太子,國家事務一遵成憲。及帝崩,太后復謀廢立,恐憲誠不從,以金賂其妻呂氏。憲誠曰:「吾以大臣受顧命輔幼主,今受賂而廢立,何靣目見先帝於地下乎。」太后又召憲誠,百端諭之。對曰:「不義而富且貴,豈忠臣義士所樂爲,況先帝言猶在耳,太后獨不聞伊尹、霍光之事乎,臣不敢奉詔。」事遂寢。

    謹按:此條舊史上書皇后,下書太后,與貞符三年書昭靈太后皆缺姓,意是一人,而史文記載失詳耳。

    太子龍??卽位,〈是爲高宗〉尊母杜氏爲昭天至理皇太后。

    以舅杜安頤爲太師同平章事,蘇憲誠爲太尉。

    謹按:大定二十年旣書以蘇憲誠爲太尉,此疑有誤。

    註:安頤,杜太后弟。

    會羣臣盟于天安殿。

    〈丙申〉高宗皇帝貞符元年〈宋淳熙三年〉春正月,改元大赦。

    吳士連曰:高宗以去年七月卽位,至是始改元者,蓋有蘇憲誠輔政,能復古禮也。

    〈丁酉〉二年〈宋淳熙四年〉春三月,占城寇乂安州。

    〈戊戌〉三年〈宋淳熙五年〉昭靈太后宴羣臣於別殿。

    辰國喪除,昭靈太后賜羣臣宴,因謂之曰:「方今占城入寇,蠻人擾邊,嗣主幼冲,未堪多難,卿等受國厚恩,當以國家爲慮,爲今日計,不如復立龍昶以安社稷,而一民心,卿等以爲何如。」羣臣皆稽首曰:「太傅,顧命大臣,陛下旣屢諭之,臣等莫敢違者。」皆拜謝而退。辰憲誠典禁兵,嚴號令,明賞罰,人無敢異者。龍昶以不得立,尋卒。家屬恣行盜竊,謀作亂。

    〈己亥〉四年〈宋淳熙六年〉春正月,揀兵。

    選丁男壯者充軍伍。

    二月,地震。

    三月,考績。

    文學才幹爲一等,不通文字而居職勤敏爲一等,年高行純洞識古今爲一等,以次受職,使之治民管軍。自是百官稱職無有冗濫者。

    〈御批:安有年高行純洞,識古今而不通文字。而所謂文學才幹者,何以此分等第。殊覺可笑。乃云百官稱職,無有冗濫,亦甚溢詞。〉

    夏六月,兩日竝出。

    太尉蘇憲誠卒。

    〈御批:武侯後惟此一人而已。〉

    憲誠,當國大臣,一辰倚重,至是卒。帝減膳三日,輟朝六日。初,憲誠寢疾,參知政事武贊唐日夜侍側。諫議大夫陳忠佐,辰以他故不在。及疾篤,太后臨視之,因問可代者。對曰:「忠佐可。」太后曰:「贊唐日侍湯藥,公言不及何也。」對曰:「陛下問可代,故臣以忠佐對,如問侍養,非贊唐而誰。」太后嘉其忠,而終不用其言。

    以舅杜安頤輔政。

    定鹽鐵禁。

    鹹鹽、鐵器不得往源頭貿易。

    〈庚子〉五年〈宋淳熙七年〉秋八月,大水。

    永元、會仙二殿地震。

    〈辛丑〉六年〈宋淳熙八年〉夏四月,熒惑入南斗。

    註:南斗,星經:南斗六星狀似北斗,在天市垣東南。考要斗以夏秋之閒見於南方,故謂南斗。

    大饑

    〈壬寅〉七年〈宋淳熙九年〉春正月,詔求賢良。

    號李敬修爲帝師。

    敬修内奉侍惟幄,外則敎民忠孝,自是昭靈太后不敢萌異圖。

    註:敬修,慈亷雲耕人。原姓杜,賜國姓。英宗末,歷典兵曹,與憲誠輔政。至是號爲帝師。

    暹國來貢。

    註:暹國,註見英宗大定十年。

    〈癸卯〉八年〈宋淳熙十年〉春正月,命吳履信伐哀牢。

    註:哀牢,註見前編趙越王二年。

    冬十一月朔,日食。

    〈甲辰〉九年〈宋淳熙十一年〉

    〈乙巳〉十年〈宋淳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