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黑白小说网 www.hbtxt.com,最快更新越史通鉴纲目最新章节!

    〈起甲子陳帝晛昌符六年盡午胡漢蒼紹成三年〉凡十九年。

    〈甲子〉八年〈明洪武十七年〉秋九月,明使來。

    明初征雲南,遭楊盤、許源等來求糧給臨安守兵。帝命行遣陳堯兪運糧五千石至水尾界首送之。官軍因瘴,死者甚眾。

    註:水尾,州名,今屬興化省歸化府,與雲南接界。

    〈乙丑〉九年〈明洪武十八年〉春三月,明使來求僧人。

    先是,以宦者阮道、阮算等送于明,明以爲內官,遇之甚厚。道因言:「南僧法術妙於北僧。」至是遣求之。帝命選僧人一十名送金陵。

    秋七月,司徒章肅侯元旦乞致仕,許之。

    元旦以宗室大臣,見國柄下移,無經濟之志。遂請老歸昆山,以竹石自娛,號冰壺。上皇嘗幸其宅,訪以後事,元旦皆不言,但曰:「願陛下敬明國如父,愛占城如子,則國家無事,臣雖死且不朽。」知季犛必簒國,避其禍,以其子夢與托之求通姻。季犛妻以故宗室仁榮女,尋引爲東宮判首。夢與弟叔瑶、叔瓊亦皆爲將軍。後季犛篡,殺陳宗室殆盡,惟元旦子孫獨外存,有冰壺詩集,多感辰寓物之作。然亦徒托空言,而宗國存亡寘之不問,其不忠大矣。

    〈御批:凜然史筆,勝舊史多矣。〉

    註:昆山,在今海陽省至靈縣支碍社,上有淸虛洞,下有漱玉橋。

    〈丙寅〉十年〈明洪武十九年〉春二月,明使復來。

    〈御批:明太祖所行猶耳,况他人乎。〉

    阮道又言本國多佳木,明遣林孛來求之。命員外郎范廷以檳榔、荔枝、龍眼、波羅蜜諸樹遺之。然木不耐寒,途中皆枯死。明又遣季瑛來言,假道征占城,求象五十匹。乃自乂安沿途設站驛,備糧草,輪送至雲南。

    以胡尊鷟爲翰林院學士奉旨。

    尊鷟少年登第,以文學名。初爲安撫使,有侵于民。事發,藝宗怪,問之。拜謝曰:「一子受皇恩,全家食天祿。」藝宗原之。至是授是職,又兼刑院使。嘗作討閑效顰詩,感季犛之專政也。年八十餘卒。

    註:尊鷟,演州東城人。

    〈丁卯〉十一年〈明洪武二十年〉春二月,上皇還自葆和宮。

    三月,以黎季犛同平章事。

    上皇賜季犛旗劍,題曰:「文武至才,君臣同德。」季犛作國語詩謝之。

    〈戊辰〉十二年〈十一月以後順宗光泰元年明洪武二十一年〉夏五月,以陳杜爲宮令。

    杜,上位侯鍐之子也。其母再嫁季犛,因有是命,後改姓胡。

    註:鍐,祖叢切,音?。

    六月,以黎季貔爲判首,知左右班事。

    季貔,季犛之弟也。

    秋八月,彗星見西方。

    冬十一月,忠宣國上侯季犛譖廢帝爲靈德天王,尋弑于資福寺。殺御史大夫黎亞夫,將軍阮快、阮雲兒、阮訶、阮八索、黎勒,學生劉常等。

    先是,帝以星變,與太尉??及黎亞夫等謀曰:「上皇寵愛外戚,季犛肆意所爲,若不早爲之,慮後難制矣。」王汝梅侍學,因泄其謀,季犛知之。阮多方勸季犛出大吏山以待變。范巨論曰:「不可。一出于外,難以圖存。」季犛曰:「縱無方策,我當自盡,不假人手。」巨論曰:「帝誘殺冠服侯大王頊,上皇日深銜之。今國家柱石惟在大人,而帝又聽信羣小,謀欲相圖,其意且不可測。上皇聞之,則疑怪滋甚。大人進見,因陳其利害。上皇舍子而立姪,里諺云:『未見賣子養姪,惟見賣姪養子。』以此動之,當必聽從,改立昭定,轉福爲福,易如反掌。」季犛從其計,密奏於上皇,如巨論言。上皇深以爲然。至是,上皇托幸安生,令內臣召帝。旣至,上皇曰:「大王來。」卽令引出資福寺囚之,出内詔曰:「昨者睿宗南征不返,用嫡爲嗣,古之道也。然官家踐位以來,童心未艾,秉德不常,親昵羣小,黎亞夫、黎與議等圖陷功臣,扇摇社稷,可降爲靈德大王。國家不可以無王,神器不可以久虚,可迎昭定王顒入繼大統。布告中外,咸使聞知。」鐵鐮軍將阮快、阮雲兒,鐵甲軍將阮訶、黎勒,鐵鎗軍將阮八索,欲以兵劫出。帝書「解甲」二字,且戒之曰:「毋違父皇旨。」眾乃止。有頃,扶下太陽府,縊之。黎亞夫及阮快、阮雲兒、劉常等皆見殺。惟黎與議流寨頭。

    註:與議,亞夫堂兄。大吏山,在今淸化省永祿縣,季犛改名金甌。

    封太尉莊定王??爲大王。??,上皇子也。帝晛旣廢,季犛揚言立??爲嗣。??辭不可。季犛因言於上皇曰:「太尉能辭大位,是大德也。」上皇然之,因有是命。

    註:??,五各切,音咢。

    立昭定王顒爲帝。

    昭定王,上皇少子也。旣卽位,稱元皇〈是爲順宗〉。

    〈己巳〉順宗皇帝光泰二年〈明洪武二十二年〉春正月,立季犛女爲皇后。

    后,季犛之長女也。既冊立,號所居曰皇元殿。

    夏四月,以范巨論爲簽書樞密院事。

    季犛問院屬誰可用者。巨論薦其弟范泛及杜子滿、王可遵、楊章、韓子西、阮崇、阮書、阮景眞,竝有名德可用,惟杜子滿爲最。季犛遂以可遵管神翊軍,楊章管神勇軍,所以益其黨也。

    秋八月,淸化盗起。

    淸化人阮淸自稱靈德王,逃難,聚眾於梁江,民皆響應。又有農貢人阮忌,聚兵劫掠,自稱魯王。

    註:淸化,註見黎聖宗光順十年。梁江,從良政縣發源,下與馬江合流。農貢,古思農縣屬,明改今名,黎至今因之,屬清化省。

    冬十月,占城寇淸化。命季犛將兵禦之,敗績,遁還。

    占兵犯古無,官軍植椿環舟,相守二十餘日。賊堰梁江上流,伏丘象,佯掃寨以歸。季犛選精勇追擊,大軍開椿,水陸齊出。賊遂決堰出。象衝之,精勇不能回救。舟師爲水所決,滚在一處。步卒盡爲所殱,遂大敗。聖翊軍將阮至爲賊所擒,其餘軍將七十人皆死。季犛遁還,畱其裨將范可永權聖翊軍將,阮多方與賊相持於虞江。是夜,多方與可永謀曰:「賊勢如此,我等孤軍難以持久,若欲引還,賊必乘機躡後。」乃下令諸軍盛張旗幟,繫大船於江椿,而嚴?守夜以輕舟道退。賊遂乘势縱掠。季犛回闕,請出戰船以益之,上皇不許,因求解兵柄,不復出師。

    〈御批:季犛所爲皆如是。藝皇信之,諺所謂禍來神暗耶。〉

    註:阮至,一云陳廷貴。古無,鄉名。虞江,卽梁江,註見帝晛昌符四年。占城,卽林邑,詳見前編屬晉穆帝水和九年。

    十一月,占兵犯黃江,命都將陳渴眞率兵禦之。渴眞奉命,慷慨泣下,拜辭,上皇亦泣下,目送之。軍至黃江與賊遇,渴眞觀無可戰之地,退守海潮江。宗室元耀,帝晛之弟也,欲報仇,遂率眾降于占。

    註:黃江,註見太宗元豐七年。海潮江,在今興安省興仁、仙侶二縣夾界。陳渴眞,清化永寧人,保義王陳平仲之後也。

    季犛譖殺其黨阮多方。

    〈御批:惟君子有朋,信哉!〉

    多方自虞江遁歸,自謂有全軍之功,每毁季犛爲不才。季犛因譖于上皇曰:「因多方而致敗。」乃收多方軍。多方猶有驕色,上皇曰:合行小罪以懲之。季犛曰:「多方勇健,恐北去明、南去占城,放虎遺患,不如殺之。」遂賜死。多方曰:「吾以才致貴,亦以才致死,但恨不死戰陣耳。」

    十一月,妖僧范師温作凯,遣左聖翊軍將黃奉世討平之。

    師温嘯聚國威路,僭稱大號,以阮邁、阮可行爲行遣,招集無賴之徒,爲神奇勇鬭無限等軍率眾直犯京師。二帝幸北江以避之。師温居三日,出屯嫩州。帝命黃奉世將兵討之。辰奉世與占將羅皚相持於黃江,既得命,由蔑江進兵。江水冬涸,奉世急開水道,戰艦突進,賊不意,遂潰。擒師温及阮邁、可行等,誅之。

    註:國威,註見裕宗大治五年。北江,卽京北,註見黎聖宗光順十年。蔑江,從喝江分流,經彰德、懐安諸縣,通于黃江。嫩州,屬國威路,今改末詳。奉世,淸化古藤人。

    〈庚午〉三年〈明洪武二十三年〉春正月,都將陳渴真大敗占兵于海潮,誅其王制蓬峩。

    蓬峩與降將元耀頜戰船百餘艘,來窺官軍形勢。眾船未會,蓬峩小臣波漏稽爲蓬峩所責,懼誅,奔官軍,指綠漆船告曰:「此占主船也。」渴眞莭令火炮齊發。飛彈正著蓬峩身上,貫於船板。蓬峩立死。賊眾大驚潰。元耀因取蓬峩馘,奔還官軍。龍捷軍大隊副范汝勒、頭伍楊昻殺元耀,倂取蓬峩馘以獻。渴眞令函之,馳赴平灘行在奏捷。辰漏下三鼓,上皇驚起,以爲賊至。及聞捷,乃大喜,召百官,令諦視之。百官皆稱賀。上皇曰:「我與蓬峩相持久矣。今始得相見,何異漢高祖見項羽頭。天下定矣。」占將羅皚收拾餘眾,火葬蓬峩尸骨,晝夜潛行山腳,架棧煑飯,月行且食。遇官軍追擊,則駐象散貨以止之,全眾以歸。辰乂安、新平、順化多叛從占,惟土豪潘猛、范世矜率眾歸順。上皇嘉之,以猛有才略,驟陞至明威將軍,管新平、順化軍,以禦占寇。

    〈御批:亦幸耳,非其能。〉

    註:乂安,古驩州,註見黎聖宗光順十年。新平,即地哩,註見李聖宗神武元年。順化,註見黎大行興統四年。

    二月,帝幸龍興、建昌、安生,謁諸陵。

    陳元挺、陳蓀等有罪,伏誅。

    先是,占人入寇,司徒元挺、少保陳蓀等潛通于占,占兵退,詔捕治之。元挺、陳蓀等赴水死,其黨陳康走老撾。

    註:元挺,恭靖王元晫之子。老撾,蠻名,俗號撾家。其地東南夾本國界,西夾八百媳婦界,北夾車里界。明永樂三年,始置宣慰司。今南掌國。

    詔定平占功,賜爵有差。

    陳渴眞爲龍捷奉宸内衛上將軍,封武節。關内侯范可永爲車騎上將軍,封冠服侯。范勒、楊昻賜爵五資,加勒管禁衛都。賜昻田三十畝餘,賜爵有差。

    夏四月,加尊先帝、先后徽號。

    六月,暴風,大雨,水。

    以章靖王元熺爲入内檢校右相國平章事。

    元熺,元耀之弟也。元耀旣死,元熺内不有安,因有是命,所以慰其心也。

    占城制摩奴?難及其弟制山拏來奔。

    占將羅皚引兵還,遂據國自立。蓬峩二子恐見殺,遂來奔。封摩奴?難爲校正侯、山拏爲亞侯。

    冬十月,浚天德江。

    註:天德江,註見李太祖順天元年。

    〈辛未〉四年〈明洪武二十四年〉春二月,季犛巡化州,爲占所敗,遂還。

    季犛以化州地接占城,領軍巡其地,閱定軍伍,修造城池,遂遣聖翊軍将黃奉世將兵哨略占城地界。占人設伏以待,奉世軍自潰,爲賊所擒,尋以計得脫。軍還,復職如故。所部大隊副三十人,季犛盡斬之。

    夏五月,季犛殺太尉莊定大王??。

    先是,帝晛旣廢,上皇欲立??,季犛以計誤之。頰與季犛囚有隙,多爲所譖,内懐疑懼,乃出亡萬寧。上皇使寧衛軍將阮仁烈追還,季犛陰使仁烈格殺之。回京,詐言??暴虐萬寧寨人,爲其所殺。上皇怒,降爲愍王。旣而悔悟,問追捕愍王者爲誰,仁烈懼,乃自縊。

    註:萬寧,陳以前州名,屬明改爲縣,黎復爲州,今改海寧府,屬廣安省。

    秋八月,季犛殺化州軍將潘猛、朱秉珪。以鄧悉爲州判、黃晦卿爲正刑院大夫。

    季犛威權日盛,化州諸將相與談論。潘猛曰:「天無二日,民無二王。」朱秉珏曰:「楊柳多言。」眾皆閉口。悉與晦卿陰以書遺季犛。季犛以爲潜謀不軌,殺猛及秉珪,而授悉等以是官。御史杜子澄不以爲言,季犛遺詩以責之。

    〈御批:鄧悉出身如此,是二人邪。〉

    註:潘猛、秉珪,化州人。鄧悉,乂安天祿人,一云化州人。黃晦卿,淸化安定人。楊柳多言,舊史註未詳,大意指季犛多言,以鉗眾口焉耳。

    〈壬申〉五年〈明洪武十五年〉春二月,殺宗室陳日章。

    日章謀殺季犛,上皇以爲懷異,殺之。

    夏四月,旱,詔求直言。

    裴夢華上言,略曰:「臣聞童謠云:『深哉黎師。』以此觀之,季犛必有窺覦神器之意。」上皇覽奏,以示季犛。後季犛專政,夢華隱遁不出。

    吳士連曰:易曰:君不密,则失臣。安有求直言,遽以言示其所激者哉!藝宗至是昏耄甚矣,夢華之不遇天也,亦陳家之不幸也。

    冬十月,置江關廵守。

    辰占城數侵,盜賊羣起,白日剽略,法不能禁。季犛執政,始設關汛廵守,監捕寇盗,或三都、四都、五都,隨其衝要設之。

    十二月,定軍民逃役罪。

    凡軍民逃役者,罰錢十鏹,刺項四字;頭目者斬,田產沒官。

    流國子助敎段春雷于近州。降行遣陶師錫爲中書侍郎、同知審刑院事。

    季犛作明道十四篇上進,大略以周公爲光聖、孔子爲先師。文廟以周公正坐南面,孔子偏坐西面。論語有四疑,如子見南子、在陳絶糧、公山佛肸召子欲往之類。以韓愈爲盜儒。謂周茂叔、二程、楊龜山、羅仲素、李延平、朱子諸賢學博而才疎,不切事情,而務爲瓢竊。上皇賜詔奬諭之。骰。春雷上書,言其不可,流近州詞連。師錫,嘗見其書,亦以是黜。

    〈御批:未爲全非。〉

    註:段春雷,北江新福人,昌符八年試中太學生。

    〈癸酉〉六年〈明洪武二十六年〉春正月,以胡綱管左聖翊軍。

    季犛自以本姓胡氏,欲復舊姓,故引綱爲腹心,授以是官。

    註:綱,演州人。

    夏六月,旱。

    秋八月,地震,大水。

    九月,蝗。

    冬十月,以帝晛后陳氏嫁太保陳元沆。

    后,上皇女天徽公主也。帝晛旣弑,上皇嘗欲改配。后因遊西湖,奔撫軍司元淵。上皇怒,再嫁元淵弟元沆以辱之。

    註:淵、沆,恭信王元澤之子也。

    〈甲戌〉七年〈明洪武二十七年〉春二月,上皇以四輔圖賜季犛。

    上皇命畫周公輔成王、霍光輔昭帝、諸葛亮輔後主、蘇憲誠輔李高宗,爲四輔圖,以賜季犛,謂曰:「卿輔宜家,當如是也。」上皇一夜夢見睿宗誦詩曰:「中閒惟有赤觜侯,殷勤潛上白鷄樓。口王已定興亡事,不在前頭在後頭。」覺而折其字,自知季犛必篡,深以爲憂,然其勢已難制矣。四月,會盟畢,因召季犛入宮,謂曰:「平章親族,國家事務一以委卿。今國勢衰弱,朕方老耄,卽世之後,官家可輔則輔之,庸暗則自取之。」季犛免冠叩頭泣謝,指天誓曰:「臣不能盡忠戮力以輔官家,後之苗裔,天其厭之。」又曰:「靈德王之不德,非陛下威靈,則臣已含笑入地,安得至于今日。糜身碎骨,未能報答萬一,敢有異圖。願陛下鑒臣此心,毋過慮也。」

    〈御批:惟小人則不畏天不顧。言今之盗賊皆如是,君子則不然。〉

    註:赤觜,指季犛也。白鷄,指藝宗也,以辛酉歲生,故曰白鷄。口王,國字也。在後頭,興亡之事在後見之也。

    秋七月,以馮具爲中都尹。

    初爲京師尹,至是改爲中都尹。

    冬十一月,以季犛長子元澄判上林寺。

    初置登聞檢法院,以勘問天下獄訟,至是改爲寺,以元澄判其事。

    十一月,上皇崩,葬原陵,諡光堯英哲皇帝,廟號藝宗。在位三年,遜位二十七年,壽七十四。

    吳士連日:藝宗天性冲和,存心敬畏,然威武不足以卻外敵,剛明不足以辨讒言,委政外戚,使陳氏社稷馴致危亡,所謂前有讒而不見,後有賊而不知者也。

    謹按:崩葬同在一月,非禮也。或舊史之誤,或季犛專政,事不由禮,姑俟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