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黑白小说网 www.hbtxt.com,最快更新越史通鉴纲目最新章节!

    〈起庚辰黎昭宗光紹五年盡戊申黎莊宗元和十六年〉凡二十九年

    〈庚辰〉五年〈明正德十五年〉春正月,命莫登庸節制水步諸營,范嘉謨贊理軍務。

    登庸求總兵柄,勦平羣賊。禮部尙書范嘉謨以爲兵權散在五府,登庸凡事不得盡所爲,協與同僚保舉之。帝遂以登庸節制十三道水步諸營,而以嘉謨贊理軍務。於是天下精兵健甲都歸登庸掌握矣。

    註:范嘉謨,宜陽黎舍人,威穆帝端慶乙丑科進士,登庸姻家也。

    宣光武嚴威作亂,命武護討走之。

    嚴威稱兵擾掠長伸、大同。帝命瓊溪侯武護討之。官軍進至大同,嚴威竄走山峒。

    註:長坤、大同,均社名,屬宣光安平府收州。武護,宜陽茱萸人。

    〈辛巳〉六年〈明正德十六年〉春正月,加莫登庸仁國公。

    秋七月,帝幸登庸第,加太傅。

    命登庸討陳?于諒原,走之。

    先是,陳高竄諒原,朝廷多故,未遑遠略。嵩竊據諒原、京北諸縣,歷五年,傳其子?,僭號宣和,自削髮爲僧,逃匿不知所之。至是,命登庸率水步諸營,往京北、太原諸地方搜捕,獲其妻女,誅之。?竄入七原。〇舊史:一云?走入明。後檻送京師,誅之。

    註:七原,縣名,註見李太祖順天十八年。

    〈壬午〉七年〈八月以後皇弟椿統元元年明嘉靖元年〉夏四月,京北黎克綱、黎伯孝等作亂。獲,誅之。

    克綱、伯孝稱兵於東岸、嘉林地方。登庸率諸將討之,不克。副提領四城軍務黎壽死于軍。尋復遣將進攻,乃破之。獲克綱、伯孝等于諒原,檻送京師,誅之。

    秋七月,帝如夢山。

    辰登庸自專征伐,威權日重,眾心歸向。其黨范嘉謨秉朝政,妹夫右都督武護總鎭山西,聲息和通,親黨蟠結。尙書程志森、阮雍等皆附之。登庸進其假女充嬪御,伺帝動靜。又使其弟橛典宿衛兵、子登瀛掌金光殿,自僭用龍舟鳳蓋,出入宮禁,無所忌憚。署衛阮構、都力士阮壽、覃舉等,皆帝腹心,登庸竝殺之。帝陰與內臣范獻、范恕等謀徵兵討之,先令人往西京,密諭鄭綏迎援。夜二?,帝遂與獻、恕等奔夢山,皇太后、皇弟椿皆不及知。明日,登庸知之,以兵截諸要路,使其黨黃雁岳率兵追及於石室。帝以石室兵擒惟岳,誅之。登庸遂與太師諒國公黎輔、美郡公黎琱、錦山侯黎叔祐,及范嘉謨、楊金鑣等共謀立皇弟椿。又恐帝在外號召天下兵,不敢據京城,使其黨武護屯北江,而遷椿於海陽、嘉福,築錦江壘以自守。〇北江副都將何飛鶽、嚴伯驥、阮熾、范在等同受帝密諭,率北江勤王兵屯東岸、嘉林等處。文臣譚愼徽、阮有嚴等在軍贊畫,與登庸相持于西橋江。登庸陰誘范在,令鄕導,擊之。飛鶽、伯驥等皆北走。

    註:夢山,社名,屬山西明義縣。石室,縣名,屬山西國威府。嘉福,卽今嘉祿,屬海陽省。北江,卽京北,註見聖宗光順十年。錦江,縣名,屬海陽平江府。皇太后鄭氏,淸漳丕關人,錦江王妃也。嚴伯驥,安豐良琹人。阮有嚴,東岸福溪人,威穆帝端慶戊辰科進士及第第三名。

    八月,登庸立皇弟椿為帝。

    登庸率羣臣奉皇弟椿卽位,改元統元,作行殿于嘉福輦,城中府庫、金銀、錢貨歸之。

    帝還至瑞光行殿,分命討賊,不克。復如慈廉。

    帝還自夢山,御瑞光行殿,朝百官。譚愼徽、何飛鶽、黎永、黎廣、黎廷秀等各以兵來會。帝令廷秀催調山南所屬諸營,分守濮渡、寧江、義禮諸要害。尋爲登庸所破,執廷秀,送嘉福殺之。帝又遣阮敬、黎永、嚴伯驥、喬伯謙、阮熾等分道截墼于嘉林、文江、唐豪、錦江、良才諸縣,相持閲月。辰西南北諸處皆已反正,而帝信用宦者范田等,不聽諸將,令中使召鄭綏於淸花,往反凡三四輩,綏終遲疑不赴。登庸分水步軍犯東河津,帝命賴叔懋、阮餘歡、阮定、譚克讓等列營駐守,又爲登庸所襲。叔懋、餘歡兵卻賊黨興賢等四人,擁盾持鎗,由復古坊面犯行殿。衛士拒之,倉卒皆潰散。帝乃出駐仁睦,民爭以米粥進。是日,帝如慈廉,駐天姥重光寺,百官稍稍復集。

    註:濮渡、寧江、義禮,均社名,屬北寧慈山府東岸縣。嘉林,註見陳仁宗重興元年。唐豪,註見陳太宗建中四年。文江、良才二縣,均屬北寜順安府。瑞光行殿,失詳。仁睦,註見威穆帝端慶二年。慈廉,註見陳順宗光泰十年。天姥,社名,屬慈廉縣。

    九月,帝還,駐于上安決。

    帝復督諸道民,還至京城西上安決。登庸猶阻北江,諸將不敢內窺都城。帝仍于京城西作行殿以視朝,立太廟于其東。

    註:上安決,社名,屬河內慈廉。

    冬十月,天雨蝗。

    東方黃赤氣蔽天。

    鄭綏刧帝歸淸華,國子監司業黎孝忠死之。

    綏率淸華三府及各處將士萬餘人,與鄭惟悛來護駕。綏屬將阮伯紀入侍。內臣范田恐其爭權,奏斬之,梟首于綏營門外。綏以是不平,與惟悛等聲言相地立營,日暮移伏驛望。侵晨,率眾大噪逼進,帝倉卒無措。綏等刧帝歸淸華。司業黎孝忠死之。吏部尙書東閣大學士侍經筵武睿、吏部尙書吳煥及其徒阮敏篤等率鄕兵從之,至淸花,失帝所在,望拜藍山陵廟,皆自刎死。都御史阮文運從幸,爲登庸所殺。

    謹按:武睿、吳煥、阮敏篤等之死,舊史不載。今考中興節義錄及登科錄補之。

    註:三府,河中、靜嘉、紹化。藍山陵,詳見太祖順天六年。黎孝忠,彰德芝泥人,景統壬戌科同進士。鄭惟悛,雷陽水注人。武睿,山圍程舍人,聖宗洪德庚辰科進士及第第一名。吳煥,靑林上答人,洪德庚戌科進士及第第一名。阮敏篤,山圍春隴人,光紹戊寅科進士及第第二名。阮文運,錦江玉軸人,威穆帝端慶乙丑科進士。

    十一月,定山侯江文裕起兵討登庸,不克。

    文裕起兵于靑威,山明、懐安、彰德、淸潭、上福、富原諸縣皆應之。黎文福告急于登庸。辰登庸略地京北,令禆將喬文琨、黎伯驪、莫橛等,由富原、淸潭、青威諸路竝進,四面夾攻,文裕潰走。

    註:靑威,註見平定王九年。淸潭,卽龍潭,註見陳太宗天應政平十四年。山明懷安、彰德三縣,均屬河內應和府。上福、富原二縣,屬常信府。富原,今富川。

    十二月,皇弟椿還自嘉福,駐于菩提。

    〈癸未〉八年〈皇弟椿統元二年明嘉靖二年〉春正月,帝在淸花。

    登庸使其黨莫橛、武護、武如桂等擊鄭綏于淸華。綏因遷帝于良政州。

    註:良政州,屬淸華淸都府。

    皇弟椿封阮雍爲良文侯。

    初,帝以雍附登庸,繫瓊雲殿,未及誅。及帝如夢山,登庸釋之。至是,雍以女獻椿,又以女適登庸,遂得封爵。

    秋八月,蝗。

    莫登庸廢帝為陀陽王。

    辰帝在良政州,登庸矯椿詔,遙廢之。

    註:陀陽,社名,屬宣光安平府陸安州。

    〈甲申〉九年〈皇弟椿統元三年明嘉靖三年〉春正月,登庸自爲平章軍國重事、太傅、仁國公。

    冬十一月,椿贈陳眞爲郡公,封其子陳寔爲弘休伯。

    初,眞爲姦臣所譖,與弟子六人被殺。至是追贈之。

    〈乙酉〉十年〈皇帝椿統元四年明嘉靖四年〉夏六月,大旱。

    冬十月,登庸擊鄭綏,敗之,遂刧帝還東河。

    登庸自爲都將,總率水步諸營,擊鄭綏于淸花良政州,盡陷西京諸郡縣。綏尋死。登庸遂於良政刧帝以歸,駐于東河。

    註:東河,坊名,屬河內懐德府壽昌縣。

    十二月,登庸殺福良侯何飛鶽。飛鶽頓兵北江,聞登庸逼帝以歸,眾皆解散,爲其徙執送京師,登庸縊殺之。辰翰林校理阮泰拔爲登庸逼召,托以靑盲,得近前,因唾登庸面大罵。禮部尙書黎俊懋,登庸彊逼入朝,袖石投之,不中,俱被殺。吏部尙書譚愼徽、京北參政使阮惟祥、憲察使阮石彊、平湖伯嚴伯驥,各率鄉兵與登庸拒戰,弗克,俱自盡。都御史賴金榜避歸鄉里,後爲登庸逼召,過珥河中流,正衣冠,向藍山望拜,大罵登庸,投河而死。副都御史阮有嚴、禮部左侍郎黎無疆被虜,不屈,俱爲所殺。阮紹知,初以戶部尙書致仕。及聞其子元崇受莫僞職,呼元崇弟,囑以後事,不許元崇爲子,夜向藍山望拜,自刎死。辰死者十餘人,獨禮部尙書范謙柄以先出謁,黜爲戶部右侍郎。太僕寺卿阮茂,從帝淸花。及帝爲登庸所逼,茂先回待罪,黜爲宣光承政使。

    註:藍山,註見平定王元年。譚愼徽,東岸翁墨人。黎俊懋,安豐春雷人,竝聖宗洪德庚戌科進士。阮自彊,東岸三山人,襄翼帝洪順甲戌科進士。阮紹知,立石春雷人,洪德戊戌科進士。阮惟祥,安朗理海人,洪順辛未科進士。阮泰拔,錦江平浪人,光紹庚辰科進士。賴金榜,錦江金蘭人,光紹戊寅科進士。黎無疆,安朗天瓢人,洪順辛未科進士。

    〈丙戌〉十一年〈皇弟椿統元五年明嘉靖五年〉春正月,帝在東河。

    冬十二月,登庸弑帝于東河。

    登庸密令其黨范金榜弑帝于東河,歸葬淸潭之永興陵。帝在位十一年,壽二十六。

    〈丁亥〉〈皇弟統元六年六月以後莫登庸明德元年明嘉靖六年〉夏四月,登庸自爲安興王,加九錫。

    登庸於東河事後,託爲退閒,回居古齋而遙制朝權。椿遣松陽侯武有、蘭川伯潘廷佐等持節,齎金冊、烏龍冠服、玉帶、紫轎、畫扇、紫傘,往古齋,進封登庸安興王,加九錫。又製周公輔成王詩與之。

    註:九錫,禮緯:一輿馬,二衣服,三樂則,四朱戶,五納陛,六虎賁,七弓矢,八鈇鉞,九秬鬯,皆所以勸善、扶不能也。白虎通曰:能安民者賜輿馬,能富民者賜衣服,能和民者賜樂則,民眾多奢賜朱戶,能進善者賜納陛,能退惡署賜虎賁,能誅有罪署賜鈇鉞,能征不順者賜弓矢,孝道備者賜秬鬯。古齋,社名,註見威穆帝端慶四年。武有,唐安慕澤人,聖宗光順癸未科進士。潘廷佐,天祿芙蒥人,憲宗景統己未科進士。

    六月,登庸自稱帝。

    登庸自古齋入京,逼椿禪位。辰百官班定,未有禪詔,令吏部尙書張孚說草之。孚說張口叱之曰:「此何義也?」乃令東閣大學士阮文泰具草。登庸遂宣詔稱皇帝,以是年爲明德元年。

    登庸弑皇弟椿及皇太后鄭氏。

    登庸廢椿爲恭王,與皇太后鄭氏幽于西内數月,逼令自盡。

    登庸入居昇龍城,立廟殿,追尊其祖考。

    登庸自古齋入居昇龍城,仍以海陽爲陽京,立廟殿于古齋。其祖莫挺之至父檄,凡七代皆追尊帝后。立子登瀛爲太子、弟橛爲信王、篤爲慈王、妹玉璤等爲公主。妹夫武護爲靖國公,賜姓莫。宦者阮世恩爲莅國公。辰中外皇皇,登庸恐人心懷舊生變,凡事遵守黎朝制度,假意撫諭,鎭壓人心,修治故黎廟宇,四辰饗祀。黎節義諸臣武睿、譚愼徽等,各加封贈。又求功臣子孫,陽示錄用,以撫諭之。於是或逃竄山林,或隱姓名不出,或相聚刧略,或外國以避之。

    註:阮世恩,唐安慕澤人。

    〈戊子〉〈莫明德二年明嘉靖七年〉春正月,登庸?造貨。

    登庸欲?立新政、鑄舊圜法通貨,錢多不成。遂鑄新色鉛鐵錢,頒行天下,使通用焉。

    二月,登庸封其黨與爵秩有差。

    封阮國憲爲駙馬都尉、太保、臨國公,賜姓莫。莫國楨爲太師、麟國公。莫廷科為左都督、謙郡公。阮雍爲少保、通國公。陳棐爲萊郡公。餘屈瓊玖、阮秉德、范嘉謨、潘廷佐、阮文泰、阮茂、何景道、莫益徵、阮鏵、阮狄、范正誼、阮專美、阮度、黎光賁、阮典敬等五十六人,皆進秩賜爵各有差。

    註:陳棐,彰德芝泥人,威穆帝端慶乙丑科進士。屈瓊玖,石室雷澤人,憲宗景統己未科進士。范正誼,良才花橋人。何景道,超類道秀人。阮專美,安老石橊人。阮秉德,廣德盛光人,均襄翼帝洪順甲戌科進士。阮鏵,靑威金牌人。阮狄,良才萊舍人,均洪順辛未科進士。院度,唐豪扶衛人,光紹戊寅科進士。黎光賁,唐安慕澤人,統元丙戌科進士。

    黎公淵、阮我、阮壽長等起兵討登庸,不克。

    辰登庸僭逆,謀求功臣子孫,以官爵餌之。碧溪侯公淵以功臣孫,義忿不屈,乃與阮我、阮壽長等謀,起兵攻朱雀門,不克。走入淸化,招集人民,竪諸將旗。登庸遣兵擊之,公淵爲黎嚲人黎紹所殺,諸將皆潰。

    註:黎公淵,雷陽人,開國功臣黎文靈之孫。靈嚲,州名,屬淸化省。淸化,註見聖宗光順七年。

    登庸定兵田祿制。

    登庸以承平之後,制度廢弛,欲?張振作之。乃命阮國憲等考定兵制、田制、祿制,竝五府內外各衛所司號、官名、員數、兵數,大槩均倣依洪德典例。又增置興國、昭武二衛,與原設錦衣、金吾二衛爲四衛。以海陽兵屬興國衛,山南兵屬昭武衛,山西兵屬錦衣衛,京北兵属金吾衛,分補各衛司。每司置指揮使一,指揮同知一,指揮僉事一,忠校十,書記一,忠士一千一百人,分爲二十二班,班分爲五甲,甲置甲首一,輪番宿直。

    註:兵田祿制,註见聖宗洪德八年。莫登庸增置府衛司數,失詳。

    〈己丑〉〈莫明德三年明嘉靖八年〉黎舊臣鄭顒、鄭昻奔訴于明。

    登庸僭位,鄭顒、鄭昻兄弟二人奔告于明,請興師問罪。登庸賂明邊臣以沮之,事遂不齊,二人皆死于明。

    我肇祖靖皇帝起兵于哀牢。

    我肇祖靖皇帝,前爲淸花右衛殿前將軍安淸侯,率子弟往哀牢。其國主乍斗奉以岑州,遂因其人民、土地,畜養士卒,搭豪傑。陰求黎氏子孫,以圖恢復。

    註:琴州,屬淸花西南界,哀牢芒虎蠻居之。本朝嘉隆年閒爲淸花貢蠻,又别受賦役于萬象。明命八年,萬象爲暹所破,求內附。尋改爲岑椰縣,改隸乂安鎭邊府。九年,以其地近淸花,從蠻民便,復隸于鎭蠻府。

    登庸開會試科。

    其試法恩格,一依黎朝典例。是科杜總、阮沆、阮文徽等二十七人中選。是後三年一比,率以爲常。

    註:杜總,文江賴屋人。阮沆,上福武陵人。阮文徽,東岸詠梂人。

    〈庚寅〉〈莫登瀛大正元年明嘉靖九年〉春正月,登庸傳僞位于其子登瀛。

    登庸篡位三年,乃傳僞位于長子登瀛,僭號大正。自以年老,稱太上皇,還居古齋,以鎭固根本,而國家事權皆裁決焉。

    淸華人黎意起兵于榔州。

    夏四月,黎意敗登庸于馬江。

    黎意,黎太安公主子也。憤莫氏僭逆,乃聚眾據有椰州,復稱光紹年號。報告達近,招集義勇,旬月之閒,眾至數萬。布列營柵,分置部伍,屯于馬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