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黑白小说网 www.hbtxt.com,最快更新地藏菩萨本愿经唯识观最新章节!

    一、释品题

    本品是说一切众生临命终时,得闻经声佛号,一切重罪,如汤消雪。正法念经云:‘夜摩天王为诸天说偈曰:“若人心念佛,是名善命人,不离念佛故,是为命中命。”’当知吾人一念正信(没有企图),诵经念佛,能使见者闻者,一历耳根,纳入八识田中,犹如录音摄影,只须卡擦一声的工夫,八识田中,色声俱在;又如金刚入腹,经恒沙劫,不失不坏,终必穿肠而出;喻一声佛号,纳入阿赖耶识,终必破无明见法性以成佛也。古德有句话说。‘法音经耳,功报弥劫,一历耳根,永为道种。’

    但必须注意者,念经念佛的人,必要信心清净,由内心深处发出来的经声佛号,才有感人的力量;否则,口中唱出佛号,心中盘算其他,自己心中不入,而能入于他人之心者,无有是处。但是听到经声佛号的人,也必须由耳根纳入八识田中,才能存效,其有业障深重众生,闻而不纳,犹如覆盆,不能容物,如是众生,闻不闻等。

    为什么人到临命终时,才有这样的奇效!又为什么一声佛号纳入八识田中,一切众罪,就会如汤消雪呢!众生都是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心不死,年富力强的时候,这也不信,那也不信,到了临命终时,众苦所积,惊恐怖畏!一切荣华富贵,尽用不著,惟有一句佛号,如清凉剂,如定心丸,能灭心中烦恼火焰,能与精神施大无畏。是故众生稍有善根,临命终时,易奏奇效!当知诸地狱中,熊熊烈火,皆由众生烦恼火生,倘若心中烦恼火灭,地狱猛火所不能烧。所以者何?以无火因,如大铁山,非燃料故,核子高温所不能烧。若以荣华富贵,施与临命终人,犹如抱薪救火;何以故?荣华富贵,即是大烦恼聚,犹如草木具碳氢氧,易燃烧故。诸君不信,当你‘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可以把你烧得食不下咽,夜不安席,顺境尚且如是,何况逆境?若再由顺境转入逆境,更好像由飞机上跌落下来,求其在地上爬亦不可得,所以说‘富贵荣华是烦恼聚’,决非危言耸听。可是诸有情类,不是铁石心肠,喜好刺激,贪求玩乐,我们也不可能实行铁化教育(冷酷无情);菩萨行者,是训练众生消防工作,让他们身上背著灭火器(深乐佛法),不妨遇缘随分(不加勉强)玩玩火炮(喻世间乐),但必须适可而止,急流勇退;玩的时候,轻松自在,放下了也不留恋;当知是人依于佛慧,故能于世间乐烦恼微薄,即可免得野火烧身。否则,驽马恋栈,不进棺材不止步;若有宿世善根,临命终时,在其万念俱灰之际,遇善知识,一声佛号,即人八识田中,犹如甘霖下降,烦恼火焰即时消灭;由因灭故,则缘亦灭,由缘灭故,则果亦灭;所以才说,经声佛号一历耳根,无间重罪,顿时消灭,诚非虚语。但助念者,也不可有‘生意眼’与‘儿戏心’,当以‘深心’‘直心’自我忏悔,然后助念;若不奏奇效,十方如来便成妄语。余若不深信此法,以违心论,诳惑人者,亦当堕于无间地狱。

    诸君若信亡者利益,则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何况救人脱无间狱?救世间火,尚且功德无量,何况为诸众生灭除烦恼火焰?当知烦恼是一切罪恶的泉源,若能助人灭除,则其功德汪洋浩瀚,岂可量耶?此即所谓‘存亡利益’,以其居于第八,故曰‘存亡利益品第八’。

    二、依佛菩萨有二殊胜

    就在普广菩萨听完了如来赞叹品作礼而退的时候,本经的主角地藏菩萨摩诃萨,从祂本座上起来,对佛表白说;‘世尊!我观察这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六识动态),皆依‘我’(自私)及‘我所’(我的想法和看法)为出发点,所以他(她)们的心理动态,都是造罪的因素,故三涂易堕,人身难得。他们在穷困潦倒,百无聊赖的时候,无处发展他的欲望,若有善知识领导他归依三宝,以糊涂故,没有般若气氛,但为环境所迫收敛其心,礼佛法僧,以是因缘,即得来生人间福报;获福报已,故态复萌!多退初心,溺于声色!若再遇恶缘,有权有势,大作威福,纵贪嗔痴,作杀(陷害)盗(贪污)淫(经营夜总会),于是罪恶因素,又复念念增长!

    ‘世尊!是等众生,好像陷于黄河套的泥腿,肩上又负荷一些重石,这样岂不渐困渐重,一步深一步的陷落进去,怎能拔得出来呢?

    ‘是诸众生,若有宿世善因,遇善知识,替他全个儿负荷这些顽石(喻业障),劝令止步(喻勿造新殃),平身卧倒(喻当平心地),就地滚出(喻即心转念即出三涂)。

    ‘世尊!是善知识!有二殊胜:一者有大力故,能与众生负荷重债,是故众生一念向佛,万劫罪因,顿时消灭。二者有大智慧,能予众生方便善巧,导引扶助,出此泥淖。若是达到平地,又劝令他站稳脚跟(喻坚固他的心地)小心翼翼,好好看著这危险的路,且莫再蹈覆辙。

    ‘世尊!众生习恶,不费纤毫之力,一念不觉,则三细顿起(业、转、现三识),境界为缘,则六粗全张,(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起业相,业系苦相)若不返观内照,就会刹那之间,由细至粗,乃至弥满法界。所以这些习恶众生,犹如电光之迁逝,从纤毫间,便至无量。

    三、临命终时念佛法僧可得灭罪

    ‘是诸众生,有这些起惑造业的恶习气,所以在它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应当为他供养三宝,启发信心,以资前路。

    ‘若能设黄色旛,以及伞盖,于死亡日,悬于佛前,可离八苦,生于十方清净佛土。若于佛前燃香油灯,能破幽冥,一切罪苦众生,蒙此光明,悉得休息。或转读各种大乘经典,或供养佛菩萨像,乃至念佛菩萨及辟支佛名号,只若一名一号,经历临命终人耳根,纳入阿赖耶识,是等众生,他所造的恶业,及其感招的三涂果报,由于他的眷属,修此圣因,如是重罪,悉皆消灭。

    ‘若再能为此亡者,身死之后,七七四十九天以内,广造众善,例如供养三宝,布施设斋,供养法师,大转法轮;印赠能作启发性的大乘经典,以及其他刊物;出资建立学校,倡导佛化教育;出资作奖学金,诱导青年学子归佛;再以此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不作自私自利的打算,啊!世尊!是诸死亡众生,不仅临时解脱三恶道苦,而且是永离三涂,得生人间天上,受著殊胜微妙的安乐;何谓“殊胜微妙”呢?是诸众生身心轻安,心情愉悦,衣食丰足,无诸热恼来逼其身。

    ‘世尊!不仅亡者受此人天妙乐,现在眷属,亦复利益无量。何以故?以其发心真切,如同一粒含有生机的良好种子,而此眷属又如一位农业专家,不但善于择种(善审因地),且善辨认土壤,又富耕耘常识,故能利益千万亿倍。所以者何?若不选择种子,一粒没有生机的种子,投下田去,岂能发芽?若不辨认土壤,一块含有琉璜质的土地,即使投下良好种子,也是烂坏。今此眷属,既能选种,又能选田,复善耕耘,求其不得大利,亦不可得。

    四、赞回向功德

    ‘世尊!选种喻发心,选田喻择人择事,耕耘喻回向。复云何选?如来常赞:“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是法供养,能续如来慧命,启发众生智慧宝藏,若以金钱作法布施,存者亡者世世生生福慧具足。若再以此功德,回向法界有情,则其功德弥满时空,无量无边矣!何以故?回向功德,胜中之胜!例如一个判处死刑的囚犯,不甘自尽,复将千百人扯下冤狱,而此死囚不但不能减免死刑,而且是罪上加罪。回向功德,亦复如是。又如一灯,燃百千灯,其灯光明不但不减分毫,而且千灯相映,光明愈盛。是故众生,于一切法,不可自私自密,应当打破“我”界,不可自居专利,所以者何?普利法界,展转相引,大千光明,指日可待。否则,大千怒吼,鬼哭神嚎,仅尔萤火之光,如何自保?是故诸佛世尊重视回向功德。所以我今在世尊面前对天、龙八部,人、非人等,广宣是项功德之利。

    五、于‘生死际’杀生害命殃及亡者

    ‘又阎浮众生,有此恶习,于婚、丧典,杀害生灵,以宴亲友,或拜鬼神,或祭妖魔(狐仙等类)。我今劝是阎浮众生,临终之日,慎勿杀害,莫为亡者增加恶缘;更不必去拜神求鬼。何以故?彼诸鬼神面如锅铁,皆机械化,没有丝毫温情主义,尔所杀害拜祭,无纤毫之力,利益亡者,但结罪缘,转增深重。

    ‘假使这位亡者,自具善根,已经得到八圣道分,或证菩提果分,应当生到人间天上,受胜妙乐;可是由于他的眷属,在他(她)临命终的时候,给他造下这些恶因,殃及亡者,在阴司里打冤枉官司,阻碍他的人、天去路。何况临命终人,未曾有少善根,自据本业,应堕三涂,怎能禁得起这些眷属,再给他增加恶缘呢?

    ‘这好像有一个人,从远地来,已经是三天没吃饭了,而他所负荷的东西,又超过百斤,可以说是筋疲力尽不能再支持了!偏偏在这时候,又遇到一位不知趣的邻居,又给他增加上一点点东西,这在一个体力充沛的人来说,实在算不了什么;可是在一个筋疲力尽的人,就会因此倒了下去,是故现在未来一切众生,临命终时,当为作福,以资前路,莫造杀业,增加他的罪担。

    六、于佛法中作微许功德,契‘第一义’永不消灭

    ‘世尊!我观阎浮众生,但能于佛法中,做些微许善事,乃至小到像一根毫毛,或像毛毛一渧,或像一粒沙子,或像一微尘点,像这样的功德,经尘点劫,不失不坏,悉皆自得。所以者何?诸佛如来,是智慧聚,是功德聚,犹如大海,是大水聚。若有众生,于诸佛所,发正信心,如是善根,终不败亡;这好像有人。取下一根毛发,折为百分,取一分毛,沾水一渧,置于大海,当知此水,已入水库,大海不干,此水不亡。众生亦尔,一念正信,能和诸佛的功德藏与智慧藏互相吻合,等于渧水寄于大海,如来不灭,而此功德永无有灭。可怜愚痴众生,只知庙上烧香,不求听经闻法,那知法宝乃航海指南,过去诸佛由此得度,未来诸佛亦复和是。否则茫茫业海,而不迷航者,无有是处。所以不明佛法者,信佛即谤佛;不研戒律者,持戒即犯戒;是皆业海迷航众生。是故佛子,当求佛慧,如同饥者求食,渴者求饮;求之不得,应当佛前忏悔宿世业障,乃至痛哭嚎泣!如丧考妣!如是渴求,才能亲近供养大善知识:如是忏悔,才能降伏我慢,虚心受教;如是久久修习,佛慧自开;如不修习,终不能得。

    ‘世尊!我前所说之“一毛一渧功德”,如此之一毛一渧,不是到庙上烧上几枝香,叩了几个响头,写了一点功德费,要求佛菩萨保佑丈夫升官,儿子升学,左邻右舍对不起我,咒令他早点儿死,得不到效果,就说:“不灵嘛!我这功德,岂止一毛一渧,平常日子,我还热烘烘的为庙上跑来跑去,佛菩萨真没人情味,经上的话真是骗人。”当知此人在发心时,即已毁佛谤法了!何以故?此人不知何者是佛?何者是法?身行心想,与诸佛心,不相应故。若再嗔心兴谤,即堕三涂。未来佛子,应负领导责任,纠正此种错误思想,莫使是等众生流入三涂。即使痴心为善,事奉三宝,跑来跑去,劳碌一生,纵可得到人天福报,也不等于发正因心一毛一发;所以者何?鸡毛一堆,不胜金刚一粒,且永远不能相提并论,不可比拟而兴毁谤。惟有金刚一粒,与金刚聚,无二无别;也好像一勺之水,与大海水,在本质上,等无有异。’

    七、大辩长者发问

    就在地藏菩萨说完了上面这一段话的时候,会中有一位长者,得无碍辩,他能于一义中,演无量义;一法中,演无量法;一词中,演无量词。依义立名,所以他的名字,叫做大辩。这位长者,他久已证得无生法忍,现长者身,化度十方世界。他从座位上起来,合掌恭敬,问地藏菩萨说:‘大士!是南阎浮提众生,命终之后,他的眷属,为他修种种功德,乃至设斋供僧,造众善因,是命终人,能全个儿获得这样大的利益吗?能得到解脱道吗?’

    八、地藏作答

    地藏菩萨回答说:‘是的,长者!我现在为这些未来现在一切众生,承佛陀威神之力,略说是事。长者!若是现在未来一切众生,平时不知念佛,到了临命终时,遇善知识,为其称佛名号,是人由耳根印入八识田中,不论其听到的是一佛名,或一菩萨名,或一辟支佛名,不问他有罪,或是无罪,都能如汤消雪,悉得解脱。

    ‘若有一般的男人或女人,活著的时候,不修善因;而且多造众罪,死了以后,他的眷属,给他造福诵经,供养佛像,及称佛名号,这些功德,七分之中,才能获得一分,其余的六分,生者自受。

    ‘以是之故,现在未来善男女等,健在的时候,就应当勤身修习,就是一分一毫也都自己获得。若再不看重自己,回自向他,更是一本万利,当知回向功德,是“高利贷”;是故智者,所作功德,点滴不留,悉皆回向,但非形式主义,必须打破“我”界,才能即发心时,即回向时,一切功德,与众生共,是真回向。

    ‘长者!一切现象,不论有情无情,或秽或净,尽属缘起;缘起法者,犹如灯光,凡夫看著凝然不动,实际上它的生命,是刹那不住的电流在那儿支持著,若是电流瞬息间断,灯光则灭;由开电钮,到闭电钮,这一段缘生缘灭的时间,就是灯光的寿命;众生亦尔,变易法中,亦有分段,所以叫做“分段生死”。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