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黑白小说网 www.hbtxt.com,最快更新国语文学史最新章节!

    漢朝統一了四百年,到第三世紀就分裂成三國。魏在北方,算是古文明的繼產人。蜀在西方,開化了西部西南部的蠻族,在文化史上也占一個地位。最重要的,吳在南方,是楚亡以後,江南、江東第一次成獨立的國家;吳國疆土的開拓,文化的提高與傳播,都極重要;因為吳國的發展就是替後來東晉、宋、齊、梁、陳預備下了一個退步的地方,就是替中國文化預備下了一塊避難的所在。

    司馬氏統一中國,不到二三十年,北中國便發生大亂了。北方雜居的各種新民族————匈奴、鮮卑、羯、氐、羌————一時並起,割據北中國,是為五胡十六國的時代。中國文化幸虧有東南一角作退步,中原大族多南遷,勉強保存一線的文明,不致被這一次大擾亂完全廢去。

    北方大亂了一百多年,後來鮮卑民族中的拓跋氏起來,逐漸打平了北方諸國,北方才漸漸的有點治安。是為北魏,又稱北朝。南方東晉以後雖有朝代的變更,但始終不曾有種族上與文化的大變動。

    這個南北分立的時期,有二百年之久;加上以前的五胡十六國時代,加上三國分立的時代,足足有四百年的分裂。這個分裂的時期,是中國文化史上一個最重要的時期。這是中國文明的第一座難關。中國文明雖遭一次大挫折,久而久之,居然能得最後的勝利。東南一角的保存,自不消說了。北方的新民族後來也漸漸的受不住中國文明的魔力,都被同化了,北魏一代,後來完全採用中國的文化,不但禁胡語,廢胡服,改漢姓,娶漢女,還要立學校,正禮樂,行古禮。到了拓跋氏的末年,蘇綽一流人得勢,竟處處用《周禮》,模仿三代以上的文體,竟比南朝的中國文化更帶著古董色彩了。中國文化已經征服了北方的新民族,故到第六世紀北方的隋朝統一南北時,不但有了政治的統一,文化上也容易統一了。

    這個南北分裂時代的民間文學,自然是南北新民族的文學。江南新民族本有的吳語文學,向來無人注意,到此時代,方才漸漸出現。這一派文學的特別色彩是戀愛,是纏綿宛轉的戀愛。北方的新民族多帶著尚武好勇的性質,故北方的民間文學自然也帶著這種氣概。不幸北方新民族的平民文學傳下來的太少了,真是可惜。有些明明是北朝文學,又被後人誤編入南朝文學裡去了;例如《企喻歌》、《慕容垂歌》、《隴頭歌》、《折楊柳歌》、《木蘭》,皆有人名或地名可以證明是北方文學,現在多被收入“梁《橫吹曲辭》”裡去了。我們現在把他們提出來,便容易看出北方的平民文學的特別色彩是英雄,是慷慨灑落的英雄。

    我們先看南方的兒女文學。“樂府”裡的各種《子夜歌》,大概是吳中的平民文學。我們只能選出幾首:

    宿昔不梳頭,絲發被兩肩;婉伸郎膝上,何處不可憐?

    自從別歡來,奩器了不開。頭亂不敢理,粉拂生黃衣。

    朝思出前門,暮思還後渚。語笑向誰道,腹中陰憶汝。

    攬枕北窗臥,郎來就儂嬉。喜時多唐突,相憐能幾時!

    攪裙未結帶,約眉出前窗。羅裳易飄飏,小開罵春風。

    夜長不得眠,轉倒聽更鼓。無故歡相逢,使儂肝腸苦。

    《以上《子夜歌》)

    各種《子夜歌》近兩百首,多是這一類的兒女文學。

    歌謠數百種,《子夜》最可憐。慷慨吐清音,明轉出自然。

    這首詩可算是《子夜歌》的總評,也可算是南方兒女文學的總評。此外如:

    新衫繡兩襠,迮著羅裙裡。微步動輕塵,羅裙隨風起。(《上聲歌》)

    黃葛生爛縵,誰能斷葛根?寧斷嬌兒乳,不斷郎殷勤。(《前溪歌》)

    團扇復團扇,持許自遮面。憔悴無復理,羞與郎相見。(《團扇歌》)

    這都是很有情趣的兒女文學。有些是比較的深沉一點的。如:

    懊惱奈何許,夜聞家中論,不得儂與汝。(《懊儂歌》)

    這首詩後來改了一句,為《華山畿》二十五首之一:

    未取便相許!夜聞儂家論,不持儂與汝。

    這裡面很有悲劇的意味了。《華山畿》中有幾首悲劇的詩。如:

    奈何許,天下人何限,慊慊盡為汝!

    啼著曙,淚落枕將浮,身沉被流去。

    懊惱不堪止,上床解腰繩,自經屏風裡。

    南期文學裡,這一類的悲劇很少。《華山畿》的第一首,另寫一件事,也是悲劇的下場:

    華山畿,君既為儂死,獨生為誰施!歡若見憐時,棺木為儂開。

    但南朝文學裡最擅長的是離別的詩:

    不能久長離。中夜憶歡時,抱被空中啼。

    相送勞勞渚。長江不應滿,是儂淚成許。(《華山畿》)

    憶歡不能食。徘徊三路間,因風覓消息。

    自從別郎後,臥宿頭不舉。飛龍落藥店,

    骨出只為汝。(以上《讀曲歌》)

    有幾首很豔的:

    可憐烏臼鳥,強言知天曙,無故三更啼,歡子冒暗去。(《烏夜啼》)

    打殺長鳴雞,彈去烏臼鳥。願得連冥不復曙,一年都一曉。(《讀曲歌》)

    憐歡敢喚名,念歡不喚字。連歡喚復歡,兩誓不相棄。

    這一首的憐、念、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