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黑白小说网 www.hbtxt.com,最快更新国语文学史最新章节!

    我們在上文引了杜牧《李戡墓誌》的話,那一段話的全文是:

    嘗痛自元和以來,有元、白詩者,纖豔不逞,非莊士雅人,多為其破壞;流於民間,疏於屋壁;子父女母,交口教授;淫言媟語,冬寒夏熱,入人肌骨,不可除去。吾位不得用法以治之;欲使後代知有發憤者,因集國朝以來類於古詩得若干首,編為三卷,目為《唐詩》,為序以導其志。

    這一段話有兩點可以注意:一是晚唐時白話詩體風行民間“入人肌骨,不可除去”;一是晚唐時有一種反對白話文學的運動。晚唐五代的文學史可以用這兩點來做一個總綱。

    先說反對白話文學的運動。這是很自然的事。白話詩風行以後,那些古典詩人自然不高興了;古文風行以後,那些駢偶文人自然不高興了。因此,晚唐的文章有“三十六體”的駢文運動,詩的方面有李商隱、溫庭筠等的古典詩。“三十六體”也是李商隱、溫庭筠和段成式提倡出來的,因為他們三人都是排行第十六,故叫做三個十六的文體。這種駢偶文體有一種大用處,他能於沒有話說時做出文章來,故最適宜於廟堂文字之用。自唐末五代,一直到最近世,凡是沒有話說的廟堂文章,如詔旨、誥敕、謝表、箋啟之類,都不能不用他。我們試翻開宋人的文集來看,凡有話說的奏疏、劄子、論議,都是用古文的;凡沒有話說的冊文、制誥、表啟、喪詞,便都是用駢文的。現在還有許多人用四六來做賀電、賀函,也是這個道理。

    溫庭筠、李商隱的詩所以能流傳於後世,也是因為這種詩有兩種大用處:一是人讀了不懂;二是因為人讀了不懂,故人不知道你究竟說了沒有。例如李商隱的《錦瑟詩》;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這首詩一千年來也不知經過多少人的猜想了,但是至今還沒有人猜出他究竟說的是什麼鬼話。這種奧妙的作品自然應該受人崇拜了!

    但是這種“反白話”的文學,無論怎樣高妙,總擋不住白話文學的風行。晚唐五代究竟是一個白話文學大盛的時代。我們要曉得向來的批評家所以不滿意於晚唐,也正是因為晚唐詩裡白話最多的緣故。

    詩體自中唐以來,白話更多了。我們可先舉杜牧一個例。杜牧作《李戡墓誌》,很像是不滿意於元、白的詩體;但杜牧詩裡的白話比元、白還更多。如他的《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

    小侄名阿宜,未得三尺長;頭圓筋骨緊,兩眼明且光。去年學官人,竹馬繞四廊,指揮群兒輩,志氣何堅剛!今年始讀書,下口三五行;隨兄旦夕去,斂手整衣裝。去歲冬至日,拜我立我旁。祝爾願爾貴,仍且壽命長。……願爾一祝後,讀書日日忙,一日讀十紙,一月讀一箱。朝廷用文治,大開官職場。願爾出門去,取官如驅羊。

    他的律詩也有許多白話的。但他的白話絕句最好,故我們引幾首:

    自恨尋芳到已遲,往年曾見未開時,如今風擺花狼藉,綠葉成陰子滿枝。(《歎花》)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山行》)

    舞靴應任閒人看,笑臉還須待我開。不用鏡前空有淚,薔薇花謝即歸來。(《留贈》)

    朔風高緊掠河棲,白鼻?郎白罽裘。有個當壚明似月,馬鞭斜揖笑回頭。(《偶見》)

    已落雙雕血尚新,鳴鞭走馬又翻身。憑君莫射南來雁,恐有家書寄遠人。(《贈獵騎》)

    我們再舉鄭谷的絕句作例:

    湛湛清江疊疊山,白云白鳥在其間,漁翁醉睡又醒睡:誰道皇天最惜閑?(《浯溪》)

    攜琴當酒度春陰,不解謀生只解吟。舞蝶歌鶯莫相試:老郎心是老僧心。(《春陰》)

    江郡人稀便是村,踏青天氣欲黃昏。春愁不破還成醉,衣上淚痕和酒痕。(《寂寞》)

    再舉杜荀鶴作例:

    去歲曾經此縣城,縣民無口不冤聲。今來縣宰加朱紱,便是生靈血染成。(《再經胡城縣》)

    田不曾耕地不鋤,誰人閒散得如渠?渠將底物為香餌,一度抬竿一個魚。(釣叟)

    山雨溪風卷釣絲,瓦甌蓬底獨斟時,醉來睡著無人喚,流下前溪也不知。(《溪興》)

    九華山色真堪愛,留得高僧爾許年。聽我吟詩供我酒,不管穿得判齋錢。(《醉書僧壁》)

    再引羅隱作例: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蜂》)

    鐘陵醉別十餘春,重見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都是不如人?(《偶題》)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西施》)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自遣》)

    不但絕句如此,晚唐律詩也有許多完全白話的。如羅隱的七律:

    野水無情去不回,水邊花好為誰開?只知事逐眼前去,不覺老從頭上來。窮似邱軻休歎息,達如周召在塵埃。思量此理何人會,蒙邑先生最有才。(《水邊偶題》)

    蓮塘館東初日明,蓮塘館西行人行。隔林啼鳥似相應,當路好花如有情。一夢不須追往事,數杯猶可慰勞生。莫言來去只如此,君看鬢邊霜幾莖。(《蓮塘驛》)

    如杜荀鶴的五律: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