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黑白小说网 www.hbtxt.com,最快更新国语文学史最新章节!

    中國分裂了四百年,隋朝統一南北;不到三十年,大亂又起,中國又分裂了十餘年;直到唐太宗平定了各地割據的小國,中國方才又得統一。唐朝前後三百年間,雖有小亂,都不長久;統一的日子長久,故文化也有從容發展的機會。唐朝的文學因為有統一國家的科舉政策的提倡,故也很發達。最重要的是散文與詩兩項:韓愈、柳宗元的散文規定了後來一千多年的“古文”的正宗體裁;開元、天寶的幾個詩人也範圍了一千多年的詩家。此外,還有唐朝晚年的“詞”也替後來的韻文打開了一個新世界。因為有這三項————詩,“古文”,詞————故在古體文學史上,唐朝一代的文學就很像高不可及了。

    但唐朝三百多年雖是古體文學史上一個黃金時代,卻也是白話文學的一個發達時期。這個時期,我們可以說是白話侵入古體文學的時期,又可以說是文學的“白話化”的時期,漢、魏、六朝的平民文學,到了隋、唐時代,很受文學家的崇拜。唐人極力模仿古樂府,後來竟獨立作新樂府。古樂府裡有價值的部分全是平民文學;故模仿古樂府的人自然逃不了平民文學的影響。這是“白話化”的一個原因。樂府中的小品,如《子夜歌》之類,本是民間平常歌唱的東西;後來唐人的五言二韻與七言二韻的“絕句”,即是從這種小品樂府裡演化出來的。我們看唐朝詩人“旗亭畫壁”的故事,用歌妓所歌的多少來定詩人的優劣(此事見《集異記》),而所歌的都是這種絕句;因此可見這種詩與民間歌曲的關係。這種簡短的小品來自民間,行在民間,是不適宜於貴族文體的,是不能不用白話的。所以唐人的絕句,十分之八九是白話的,這是“白話化”的又一個原因。

    唐朝一代的民間文學不幸都不傳了。但是這也不足為奇。唐朝最重詩人,有許多明是民間的無名作品,後來都歸到幾個有名的詩人身上去了。如李白集子裡的《襄陽曲》,便是一例。又有許多民間文學,被詩人拿去修飾一番,就成了詩人的作品了;如劉禹錫的《竹枝》,便是最明顯的例。故我們可以說,唐朝的民間文學雖然不傳,但民間文學的精采都已被吸收在許多詩人的作品裡。唐朝韻文的最有價值的部分乃是“平民”與“白話化”了的文學。

    向來論唐詩的,有一種四分法,把唐朝分作初、盛、中、晚,四個時期:

    初唐,約西曆620——700。

    盛唐,約西曆700——750。

    中唐,約西曆750——850。

    晚唐,約西曆850以後,直到五代。

    他們極力推崇盛唐,以為初唐不過是個盛唐的結胎時期,中唐是衰落時期,晚唐更衰了。

    但是我們從國語文學史上看起來,我們的結論恰和他們相反,這四個時期正可以代表唐朝國語文學發達史上的四個時期。

    初唐,貴族文學的時期。平民文學不占勢力。

    盛唐,文學開始白話化的時期。

    中唐,白話文學風行的時期。

    晚唐至五代,白話文學大盛的時期。

    這幾句話未免駭人聽聞,讓我慢慢的解釋出來。

    隋朝用文學考試士子,而當時帝王大臣提倡的文學乃是南北朝的貴族文學。唐初仍舊是這種貴族文學盛行的時期,仍舊是沈約、徐陵、庾信一班人的文學的餘波。我們看當時所謂“上官體”與“初唐四傑”的文學(參看謝無量《中國大文學史》卷六,第一至第三章)。可以看出這個時代的文學的貴族性與廟堂性(謝君誤把寒山、拾得歸入初唐,乃是承舊說之誤。寒山、拾得決不會產生在這個時代。考見下)。

    但是第二個時代的文學,便大不同了。這時代的大詩人如王維、孟浩然都是能賞識自然界的真美的;如李白、杜甫都是能賞識平民的文學的。自然的美是不能用廟堂文體來描寫的;故王、孟的詩,凡是好的,都是白話的。如王維的《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又如他的《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王、孟的五言律詩的好處,正因為他們能用白話來描寫天然的情景。李白的詩裡,用白話的更多了。他最得力於南北朝民間的樂府,故他的樂府簡直是平民文學。如他的《橫江》詞:

    人道橫江好,儂道橫江惡。一風三日吹倒山,白浪高於瓦官閣。

    海潮南去過潯陽,牛渚由來險馬當。橫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