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黑白小说网 www.hbtxt.com,最快更新国语文学史最新章节!

    唐朝一代的文學的白話化,還不止於白話詩與白話散文。此外還有一個更明顯的變化————詞的產生與發達————更可使我們明白這個白話化的趨勢。

    唐朝的晚年很有點像現在的中國。中央政府只存了一個空殼子。各道的督軍(節度使)各自霸佔一方,不服從中央的命令。有時候一個督軍死了,他的部下便另外擁戴一個人,叫他護理軍務,名為“留後”,中央也不敢不承認他。這些督軍們又往往彼此開戰,就同敵國一樣,中央也無可如何。後來中央政府更不成樣子了;中央政府不久被朱全忠搶去,成了後梁。後來梁朝又被李存勖打倒,成了後唐。北方在幾十年之中,換了五個朝代,是為五代。南方的督軍們,也就各霸一方,稱王稱帝。西川先有王氏的蜀,後有孟氏的後蜀。兩湖有馬氏的楚,有高氏的荊南。淮南、江東有楊氏的吳,後歸李氏,改名南唐。兩浙有錢氏的吳、越,福建有王氏的閩,廣東有劉氏的南漢。以上九國,加上北方河東劉氏的北漢,是為十國。

    這一個大亂的時代,居然產生了一點很好的文學。這大概是因為分裂的時代沒有一種籠罩一切的權威,故文學得自由發展。唐朝三百年的白話韻文的趨勢,到了晚唐,還只是做那律詩絕句的老套,做歌行的反更少了。不知白話是不宜於那極不自然的律詩的;絕句比較的適宜多了,但說話不是一定成七個字一句或五個字一句的,故絕句究竟不是白話的最適宜的體裁。白話韻文的自然趨勢應該是朝著長短句的方向走的。這個趨勢在中唐、晚唐已漸漸的有了一個起點,這個起點就是詞體的產出。但是這種長短的詞體一時還抵不住那三百年來最通用的五言詩和七言詩。直到了唐末中國分裂的時代,文學上的統一跟著政治上的統一,一齊倒了。這時代詞體方才有自由的變化,方才有自由的發展。白話韻文的進化到了長短句的小詞,方才可說是尋著了他的正路。後來宋的詞、元曲、一真到現在的白話詩,都只是這一個趨勢。

    詞是樂府的一種變相。樂府本來多是可以歌唱的,故古代的樂府多有音樂的調子。後來文人創作的樂府,大半是借題發揮,並不重在唱歌了。可歌唱的樂府,大概是小品居多。小品之中又有兩種:一種是每句字數整齊的,一種字數長短不的。那整齊的一種,如《清平樂》、《陽關》、《伊州》……等,後來演化成為無數絕句。絕句可以譜作歌,但不歌也可做絕句。絕句乃是白話文學的一種絕好的工具。但絕句長短有一定,而說話長短無一定,故絕句究竟不十分自然。那長短不齊的樂府,比較更自然了;歌唱起來,聲調更和婉好聽。後來這種樂府漸漸發達,遂成為韻文的一條新路。這便是詞,又名“長短句”,又名“詩餘”。(但詞中也有字句整齊的,如《玉樓春》、《生查子》之類。這大概是因為後來詩都不可歌唱,故凡可歌唱的都歸到詞裡去了。)

    向來人說,詞起於李白的《菩薩蠻》和《憶秦娥》。但此說已有人否認(看《大文學史》第四編第九章頁六一〇),我們也無從證實。(按:這兩詞《花間集》、《李太白集》都沒有收,現附抄以備參考。又今傳唐玄宗《好時光》一詞,一併附抄)。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瞑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玉階空伫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李白《菩薩蠻·閨情》)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滿灞陵傷別。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李白《憶秦娥·秋思》)

    禁庭春晝,鶯羽披新繡。百草巧求花下鬥,只賭珠璣滿斗。日晚卻理殘妝,卸前閑舞霓裳。誰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李白《清平樂》)

    寶髻偏宜宮樣;蓮臉嫩,體紅香;眉黛不須張敞畫,天教入鬢長。莫倚傾國貌,嫁取個,有情郎。彼此當年少,莫負好時光!(唐玄宗《好時光》)

    大概詞起於唐玄宗開天天寶的時代,是很可信的。那個時代是音樂發達的時代,詞體就從那時代的樂府裡出來。那時代張志和的《漁父》,便是很好的白話詞: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那時代又產出一種《調笑令》的調子,中唐時代的詩人很做了幾首,我們可選王建的一首做個例:

    羅袖,羅袖,暗舞春風依舊。遙看歌舞玉樓,好日新妝生愁。愁坐,愁坐,一世虛生虛過。

    中唐以後,詞調更多了。與《調笑令》最接近的是《如夢令》,我們舉白居易的一首:

    頻日雅歡幽會,打得來來越?。說看暫分飛,蹙損一雙眉黛。無奈,無奈,兩個心兒總待。

    白居易的《長相思》、《憶江南》,都是後來風行的調子。我們舉溫庭筠的《憶江南》作例: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溫庭筠的詩雖多是古典派的,但他的詞裡卻有一些可取的。如他的《南歌子》:

    倭墮低梳髻,連娟細掃眉。終日兩相思。為君憔悴盡,百花時。

    又如他的《更漏子》:

    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云殘,夜長衾枕寒。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愁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我們再引韓偓一首《生查子》:

    侍女動妝奩,故故驚人睡。那知本未眠,背面偷垂淚。懶卸鳳凰釵,羞入鴛鴦被。時復見殘燈,和煙墜金穗。

    韓偓死於五代時,已到了詞的成立時期了。

    五代十國是詞的成立時期。這時代自然還有許多詩國的遺老,————如羅隱、杜荀鶴等,————但是那長短句的小詞已打開許多新殖民地,可以宣告獨立了。這些新殖民地,多在南方諸國。北方五代好像仍舊是遺老的勢力範圍。北方五六十年中只有一個和凝可算是一個詞家。南方的蜀與南唐出了幾個詞人皇帝,(前蜀的王衍,後蜀的孟昶,南唐的李璟、李煜,)故這兩國的詞最發達。荊南夾在兩國之間,也出了一些好詞。

    我們先看北方詞人宰相和凝的詞:

    竹裡風生月上門。理秦箏,對雲屏,輕撥朱弦,恐亂馬嘶聲。含恨含嬌獨自語:今夜約,太遲生。

    斗轉星移玉漏頻;已三更。對棲鶯,歷歷花間,似有馬蹄聲。含笑整衣開繡戶,斜斂手,下階迎。(《江城子》)

    當時人稱和凝為“曲子相公”;但他做後晉宰相時,很裝出一點宰相架子來,叫人把他少年時代做的小詞收來毀滅了。所以歷史上稱他“厚重有德”。大概在這厚重有德的大臣庇護之下,小詞就不大容易發展了。

    前蜀的皇帝王衍做的小詞,現在只存兩首,我們選一首:

    者邊走,那邊走,只是尋花柳。那邊走,者邊走,莫厭金杯酒。(《醉妝詞》)

    前蜀的宰相韋莊有許多好詞: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勸君今夜須沉醉,尊前莫話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須愁春漏短,莫訴金杯滿。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菩薩蠻》)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別君時,恐淚佯低面,含羞半斂眉。不知魂已斷,空有夢相隨。除卻天邊月,沒人知。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夢見,語多時,依舊桃花面,頻低柳葉眉。半羞還半喜,欲去又依依。覺來知是夢,不勝悲。(《女冠子》)

    後蜀皇帝孟昶也有小詞,但都不傳了。《全唐詩》裡所載他的《木蘭花》,明是後人刪節蘇軾的《洞仙歌》來做成的,不可相信。我們且引後蜀禦史中丞牛希濟的詞一首:

    新月曲如眉,未有團??意。紅豆不堪看,滿眼相思淚。終日劈桃穰,人在心兒裡。兩朵隔牆花,早晚成連理。(《生查子》)

    顧夐也是後蜀的詞人:

    春盡小庭花落。寂寞!憑檻斂雙眉,忍教成病憶佳期!知麼知?知麼知?

    一去又乖期信。春盡!滿院長莓苔,手挼裙帶獨裴回。來摩來?來摩來?(《荷葉杯》)

    永夜拋人何處去?絕來音。香閣掩,眉斂,月將沉。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