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黑白小说网 www.hbtxt.com,最快更新孙子新研究最新章节!

,屡次说元首不可以干涉战场上的军事,主将在战场上应有至高独立的权力。但鲁登道夫却比孙子更进一步倡导,战时主将不仅应该有军事方面至高独立的权力,而且应该有指挥政治的权力。他在《总体战》一书上说:“凡人之胜任主帅者,即应立于最高之地位。反是则于战争有害无益。唯有居于此最高之地位,其行事乃有统一性与强力性,而后能歼灭敌人,以维持民族之生存。彼之行事范围,无所不包,犹之全体性战争之无所不包。关于国民生活之全部范围内,主帅为其决定者,主帅之意志,即为一切之标准。”又说:“凡战斗力之各部分,成立于主帅命令之下,主帅即对于陆军部长与内阁总理之意见,亦得有所制裁,此乃世界大战中之教训,而无可疑者也。主帅之地位,应无所不包,无所不管,其地位与腓特烈大帝同,乃余之主张。”再说:“主帅应定下政治方面之大方针,使政府切实施行,以为作战之后盾。”其实,政治与军事不应分立,政治家与军事家应融合一致,这是对的。尤其在今日民主国家里,实行“以政治军”,正与孙子的道理完全吻合。至说于主将应控制内阁,支配政治,虽免弊病百出,但动辄发动战争,陷国家于万劫不复之境。因此,鲁登道夫便被人骂为“言之过火”“无聊的军国主义者”。而孙子的主张,至今更见正确。

    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进退指军的进退,即上述的必战与无战。故在战场上,进军不为立勇功、求智名,退军也不畏避违背君命之罪,只是专心一志以谋士兵(人)的安全,而求有利于元首或政府为务,像这样纯忠至诚的大将,真是国家之宝!

    孙子要受英美人民爱戴

    孙子如生在今日的英美,他必得英美人民所推崇和拥戴,因为他主张“唯人是保”。今日英国的人口很少,即美国的人口也不算多,而且士兵多为富家子弟,生命自然极为宝贵;故在作战上以“保人”为第一义,宁可抛弃无数武器,不愿牺牲生命。如无必胜的把握,或万不得已,亦绝不作最后的牺牲。即巴顿将军(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名将)因打了一个伤兵的耳光,犹遭国会反对。虽然,战争之事,不能无牺牲,不过能以最少的牺牲而换得最大的战果,甚至“不战而屈人之兵”,那是最理想的,这也是良将之所以为良将的原因。至于庸将、劣将视士兵如鸡犬,只为求个人的功名富贵而驱使他们去当炮灰,白白送死,那真是罪不容赦了。

    孙子是老子理想的实践者

    又,孙子所谓“不求名”,他不仅发此言,且是此言的践行者。彼为吴将,陷楚首都,震撼齐晋,树立稀世之功,其功则归于上官伍子胥,而不求名,所以《左传》上,不载孙子之名。但孙子全寿以终,伍员却被赐属镂(剑名),强迫其自杀,用马革裹尸,投于钱塘江。孙子于人事上真敏于见机了,又足见孙子的出处进退,是老子理想的实践者。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谿;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为将者倘若待遇士卒,好像慈母的爱抚婴儿或爱子一样,则士卒要投死于深谿时,他们也必一块儿跟着;士卒要去拼命时,他们也一定同去。生则俱生,死则俱死,不逃避,不投降。

    本节为叠句的同一意义。汉李广与士卒同甘苦,故士卒各愿为其拼命,屡败匈奴,可为证明。

    证之老、孟之话

    老子说:“慈故能勇……舍其慈且勇……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又说:“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再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彼此对照,更觉真理显然。

    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反之,厚恩士卒,竟不能驱使之;爱抚士卒,竟不能命令之;甚至士卒不守军纪,也不能正以刑罚,这都是因为平素厚爱姑息太过所致,即不懂恩威并用。总之,这种士卒正同那放荡不拘的骄子一样,万不能用以作战,战则必败。

    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

    已晓得我军可以攻击敌人,而不晓得敌人有可击的弱点,这仅得胜算的一半(胜五分,负五分);反之,已晓得敌人有可击的弱点,而不晓得我军不足以攻击敌人,这也是仅得胜算的一半;又,已晓得敌人有可击的弱点,及我军足以攻击敌人,却不知地形对于我军不利,依然仅得胜算的一半。总之,本节是说知己知彼及知地,方能得到十足的胜算。倘若仅知其一或其二,而出于作战,则胜败相半,谁胜谁败,等于未知数。

    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通晓兵法的良将,由于知己、知彼、知天、知地,所以凡有举动,即对于战争的计划及行动,便可以不犯错误,且能千变万化,层出不穷。故可得出结论:晓得彼我的实情以作战,固可确保胜利;益以晓得天时与地形,可以得到万全的胜利。

    战胜要诀

    孙子开始在《谋攻》篇说:“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最后更在《用间》篇说侦知敌情与全军作战的密切关系,而以最强力的言辞出之:“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这是何等重视“知”!于此篇又说:“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总之,这是把知彼、己、天、地的四位一体,当作战胜的要诀的。下面我且举出一些战例来:

    拿破仑远征的失败

    拿破仑远征埃及,因为不知气候那样的酷热,不得已地回师了。他进击莫斯科的惨败,也是因为不知天地,尤其对于俄国的地质没有进行实际调查,为其最大缺点,当进军于泥泞潮湿之地的时候,被迫捆束树枝,仓促造路以通炮车,但通过后树捆便解裂了,遂使运输粮秣的辎重车辆不能前进。像那样才智盖世的拿破仑,竟克服不了自然的阻力,在全军与敌人主力未交战前,饥饿就已袭来了。

    丰臣秀吉的周到

    对于天地的透视,是丰臣秀吉的伟大之处,当攻击小田原城时,他已算到粮秣(大军所赖以给养)输送的不容易,因此计划从海上输送。为渡有名苦海的远州滩,特择于波平浪静的春天进行运输,这是丰臣秀吉的周到之处,同时亦可谓其为善于知己、知天、知地的了。

    原田的知天、知地、知彼、知己

    此外,尚有知天地彼己,且善于利用天时者,如原田种之所导演的“一二八一年之战”。日军凭文永之战而领略蒙古军战法,又深知与彼对抗的己方实力,更由防守九州,亦已试验完毕地形上的价值,所以知彼己地三者的日军,所剩下的仅是天时问题了。然而原田种之,彼不仅知天,更进而将之利用于战略上。

    天之战略的利用是怎样的呢?尽人皆知,日本有所谓“二百十日”前后(七月间)之飓风,原田种之以此足以瞒过渡海而来的蒙军,可一举而杀灭之,其明其智,真足惊人!

    日军的守备司令官原田种之欲利用这飓风的作战计划是一贯的,为先使蒙兵一步不能踏入日本的国土,便在北九州一带的海岸筑起堡垒来。

    一二八一年夏五月,蒙军的兵舰数千,旌旗蔽天,浩浩荡荡而来,日军便以轻舰奇袭又奇袭,强袭又强袭,出其死力而抗拒彼的上陆。不独抗拒,而且逐次将蒙舰穷追于松浦海上的孤岛————鹰岛,鹰岛对于种之在战略上欲利用天时有何关系呢?

    原来鹰岛是低气压中心所常通过之处,而且潮流急激,航行困难,是天与地的最险之境。

    在这样历经数旬之久的连战连斗后,被驱逐的蒙舰,愈照彼预定计划而集中于鹰岛,种之快哉大叫:“贼多集于鹰岛之风角,待着鏖战之期吧!”果然,七月之晦,狂风暴雨袭来了,蒙舰数千好像树叶般被打得翻覆破碎,人马漂溺无算,威风凛凛的十万雄兵,结果生还者仅得三人,后世日本人把这次狂风叫作“神风”。

    (以上是大场弥平的话。可笑得很!日本人过去偶乘风力以覆败蒙舰蒙军,便扬扬得意,命其名为“神风”。但到这次太平洋之战,知此种“神风”,已成过去,乃改用飞机作决死的进攻,取飞机队名为“神风队”以制美舰美军,冀阻止其登陆,再来一次大捷。但精神的幻想,终敌不住高度科学的利器,即无从阻止美舰美机的进攻,及原子弹的投掷,只得无条件投降,不知今日日本人将何以解嘲?)

    希特勒征苏的失败

    “知天知地”不但在古代军事上占重要的地位,而且在现代依然足以影响战争的胜败。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希特勒进攻莫斯科的失败,主要即由于“冬将军”作祟,正如美国马歇尔将军《致美国陆军部二年报告书》上说:“德国最高统帅部对冬季作战全无准备,不期气候骤然一变,德军遂罹浩劫。由于红军的抵抗及一九四一年圣诞节前后之大风雪与不适时令之严寒,德军战略遂告失败。”

    盟军登陆的成功

    又像盟军登陆诺曼底,艾森豪威尔将军事先曾派员到该处海滩取回砂石及黏土试验,研究其应力的大小,计算其可载的重量,以准备适切的登陆武器。且知该处无可供登陆的码头,乃决由英国建造两个人工海港,以减少障碍。这是关于“知地”的。至关于“知天”,据马歇尔将军于同书上,亦有一段的叙述:“至于进击之标的日期与时间之选定,则须对于气候、潮头、光线三种有利元素之合并作一种精密的预测。欲期空中活动之有利于进行,自以月光之夜可取,于是选定其日为六月五日,嗣以气候清明而不甚利,乃更定为六日。数百舰艇,由英格兰西岸之远港出发,皆已将近进攻地区矣。此等舰艇集中于南岸,皆须由于僻径而来,或设法寻找掩蔽,此最后决定之标的预料其必有大风,且海中巨浪犹未息,然欲择一潮头与月光俱利的另一时机,势必延缓至数星期之后。于是艾森豪威尔上将遂作前进之命,定决意矣。”由于此举出乎德军意料,遂得乘虚击破德军防线,取得诺曼底登陆的伟大胜利,直捣德国的“欧洲堡垒”。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